“合作花儿开,农活‘组团’干;种地‘六统一’,产品不愁卖;牌牌打得响,还能赚外快!”寿阳县羊头崖乡刘义村村民魏有忠用自编的一段顺口溜说出了加入该县天田香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好处。
近年来,寿阳县工商局把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首要任务,在宣传发动、登记注册、跟踪服务等环节上开展行政指导工作,目前全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860家,出资总额5.3亿元,入社成员4682户,涉及农、林、牧等多个领域,辐射带动全县6万农户增收致富。
走进农家唠家常
为把广大农户调动起来,寿阳县工商局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宣传发动上,通过上门走访、举办“农家课堂”、播放乡村广播等方式,深入乡村讲解“兴办合作社可以联合搞生产、抓经营”的好处,鼓励农民通过组建合作社创业,引导农业生产能人、农村产业经纪人、返乡农民工发挥龙头作用,设立更多的专业合作社。一方面,调查了解农民合作社在经营发展过程中的意愿、要求和存在的困难问题,并指派专人进行跟踪指导,及时帮助其申请商标、融通资金等。该局还充分发挥12315平台、一会两站的作用,使合作社成员实现“家门口维权”。
与此同时,该局在各服务窗口开辟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绿色通道,推行零门槛、全免费、无障碍、多帮扶等举措,缩短登记时限,帮助创办合作社的农民顺利领取营业执照。
农社里边练内功
“帮助农民组建合作社,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必须扶上马送一程,加强规范指导,使其由弱变强,才能让农民真正得实惠!”这是该局负责人杨晓峰在专题研讨会上说的一番话。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的势头,该局及时启动了“百名工商干部入社帮扶”大行动,深入农社搞调研、想对策,并积极与县农业、财政、小额贷款公司等部门建立联系沟通机制,对合作社进行扶持管理,帮助其解决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问题,规范其运行,同时鼓励合作社相互联姻、开展区域合作、发展订单农业。
在广大干部实打实的帮扶下,该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由增加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该县圣寿肉羊改良繁育专业合作社吸纳成员50户,坚持实行“五统一”管理,带动合作社成员户均增收1.1万元。寿阳县胜利中绿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晋龙农机服务、华强营林、银山农副产品购销3个合作社联合,组建了胜利农业综合开发联合社,并与寿阳县科达蔬菜加工有限公司合作,为1266名合作社成员提供技术、营销和资金服务,形成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
品牌催红合作花
如何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品牌是个法宝。寿阳县工商局把引领合作社实行品牌化经营作为深入实施品牌兴农战略的重头戏。在推行商标指导员制度的基础上,该局为涉农企业和合作社提供商标设计、无偿代理、品牌认证、指导宣传等全程帮办服务,并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社一牌”战略,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注册商标,统一营销策划,组织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3年来,寿阳县农产品注册商标数量成倍增长,涌现出寿乡福地、景上人家等40多个合作社品牌。
品牌催红合作花。如今,寿绿蔬菜、晨亿小米、小香酸酸菜、南沟村鸡蛋等一个个特色品牌正逐渐被人们叫响,笨鸡蛋、酸菜、杂粮等农产品走俏大城市,寿阳县农民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本报记者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