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大同县聚乐乡的3.8万多亩杏果基地里,第五届杏果采摘节隆重召开。数千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采摘成熟的杏果,品尝甜甜的哈密杏……
甜蜜的哈密杏
采摘节开幕的当天,69岁的陈贵荣大妈在距开幕式现场不远的地方,摆起了“地摊”,叫卖从自家地里现摘的哈密杏和自制的杏脯。“先尝后买,3元一斤,30元一箱。”陈贵荣大妈边说边把提篮里的杏儿装进印有“聚乐哈密杏”的箱子里,遇到挤破压破流出杏汁的就扔进身后的“回收箱”里。
“我家就在聚乐村,杏树地可近呢,我家老汉去地里摘完杏送过来,我再装进箱子里卖。挤压过的杏儿,我就收回家洗净晒干做成杏脯卖。”陈大妈说道。
说话间,陈大妈老伴田荣利又推着自行车送来两篮杏。据大妈讲,她家里一共种了3亩哈密杏,每年杏熟的季节,她就去马路边上卖。“马路边上卖几天,采摘节再卖一卖,基本上就卖完啦!”说到这儿,大爷大妈朗声地笑起来。
采摘节期间,更多的游客选择亲自去杏园采摘品尝。王志修老人的杏园里就聚集了不少游客。种了大半辈子果树的王志修,在20年前,果断地把果树全部砍掉,种上了12亩杏树,其中哈密杏190棵。“7日开始,就有人来买,到采摘节开幕时,我已经卖了3万多元的杏!”王志修伸手指了指地头上橙黄色的一片。
在王志修的杏园里,记者遇到了专门从大同市城区开车过来买哈密杏的康新文:“我每年都过来买,给北京、太原等外地的朋友送去尝尝。”
挑起产业大梁
近年来,该乡因地制宜,确立了“生态兴乡,绿色富民”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杏果经济林,引进优质哈密杏、华州大接杏、银白杏等20多个新品种,建设优质杏基地,打造生态大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目前,全乡有15万亩生态林。其中,以优质哈密杏、仁用杏为主的杏树面积达3.8万亩,年均杏产量达到300多万公斤,杏果总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经济林收入2万多元。
杏果要发展,难点在储存。杏产业要发展,重点在杏果、杏核的深加工。随着消费者对聚乐杏果越来越青睐,聚乐的杏产业也开始越做越大。目前,聚乐乡拥有杏脯加工企业5个,并已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聚乐乡乡长吴志明介绍说,聚乐杏品牌已经一步步打响,继畅销周边省市之后,又“坐上飞机去深圳”,甚至到更远的地方……
以杏会友,以节聚商。聚乐杏产业的发展和杏果采摘节的开展,也带动了乡里的生态旅游。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独特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被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出来。聚乐乡的产业品牌、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之提高,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源和产业的深度开发。
本报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刘富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