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浑源:现代农业发展高歌猛进

来源: 作者:李京益 发布时间:2013/8/7 10:41:22

    “大家下午好,我们现在参观的是浑源县春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里所有的瓜果蔬菜都是绿色无公害的。大家请看,这块种植区有巨型南瓜、砍瓜,这是无花果,这是紫背天葵,这是火龙果……”8月3日下午,一群刚登完恒山的北京游客,在导游的引领下,参观春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近年来,浑源县在推进转型跨越征程中,始终抓住农业这一基础产业不松劲,立足当地实际,用发展的眼光上项目,用工业的思路抓农业,现代农业发展高歌猛进。

    观光农业“谱新曲”

    “如果大家愿意种植,我们将提供苗木和技术,并负责果实的回收、加工和销售……”听说神农生态园蓝莓种植效益大,近日,该县永安镇张庄村农民张有等人前来参观。

    春润农业示范园区总投资15亿元,规划占地面积15000亩,园区分蔬菜种植、科技栽培、生产加工等七个区域,采用公司+农户+订单的生产模式,由农户承包大棚,公司统一管理、统一配苗、统一收购,实现瓜果蔬菜的规模化种植,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

    现在,人们期望吃好,吃出美味,吃出健康,同时,还向往寄情于山水、体验农趣的田园生活。适应这种需求,浑源县将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据了解,今年,该县重点培育东坊城春润、泰丰,永安镇神农、恒岳染绿,西坊城巨丰,千佛岭泽青芪业,下韩麻庄,蔡村裕隆祥,沙圪坨龙洼,西留恒泉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扶持种植、养殖、种苗、中草药等多产业同步推进。

    特色农业“奏强音”

    记者走进浑源县下韩乡花町村,正在万寿菊地里拔草的村民王万富乐呵呵地说,“去年俺靠种万寿菊纯收入两万元,今年行情也不错。”

    近年来,浑源县立足地域特色,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黄芪规范化种植、仁用杏规模化种植、设施农业标准化种植,全县形成了有特色的主导产业15项、专业村50个,特色产业鼓起了农民钱袋子。去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47元,比上年增长15.4%。

    今年,该县按照“一轴三带六园区”的总体布局,突出区域特色,新增特色黄芪规范化种植3.5万亩,特色经济林栽植1.3万亩,特色蔬菜种植5万亩。

    吴城乡把仁用杏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抓手,将杏核制成干果,杏肉做成杏脯,杏木和杏核加工成环保旺火,并开发出了杏仁油、开口杏核等多个产品,去年,全乡仁用杏产业带来直接收入800多万元。

    龙头企业“唱高歌”

    “来浑源不吃‘小媳妇凉粉’,那真叫个遗憾!”从悬空寺下来的太原李女士,不仅自己品尝了碗凉粉,还打包了5份,准备带回去送给朋友。

    徜徉在浑源县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凉粉摊,摊点周围围满了来往食客。

    浑源县充分利用当地的传统习俗和地域优势,鼓励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打造地域品牌。

    “浑源凉粉”已列入大同市和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获得了国家专利。采用真空包装后,可远销省外。“我们公司年生产凉粉2000吨,油辣椒800吨,莲花豆800吨,产值达到了1.2亿元。”谈到凉粉系列产品加工数量,山西大瑞食品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瑞胸有成竹。

    立足“中国黄芪之乡”的地域优势,浑源县积极打造黄芪品牌。该县在扩大黄芪种植规模的同时,扎实推进黄芪深加工,开发黄芪新产品。目前,总投资7653万元的万生黄芪公司运行良好,其黄芪饮片系列产品畅销省内外,并远销东南亚。总投资5亿元的忠旺恒达黄芪口服液项目进入实验开发阶段,推进顺利。正北芪正式注册中国地理商标,并通过国家GAP绿色认证。

    据了解,目前,浑源县“三品”认证总量达到1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5个。龙头企业正以万马奔腾之势,引领带动全县农业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本报记者 杨晓明 实习记者 孙明月 通讯员 佟永江 杨新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