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国家的粮食直补政策确实好!它极大地调动了俺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觉得种粮能赚钱,能增收。就拿俺来说,通过土地流转现在经营着600亩土地,玉米亩产1400多斤,去年单是种粮就收入了50多万元。”清徐县种粮大户杨利忠率先发言。“不过,政府如果能够帮助种粮大户将土地流转的时间尽可能延长一些,那将更好。”
8月22日下午。清徐县孟封镇农技推广中心。由省农业厅组织的粮食直补政策座谈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省农业厅纪检组长张红星,副巡视员田伟带领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专程来到清徐县倾听当地种粮大户,农民代表提意见和建议。这是该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基层,接地气,听民意,解民忧的一次具体行动。
农民时春明说:“种地纳粮,这是中国朝朝代代不变的法则。可是现在,我们农民种地不但不纳粮,而且还反过来享受政府的粮食补贴,这是政府对我们农民莫大的关爱,让我们十分感激。但是,现在也有一个问题,就是籽种、化肥、农药等各种农资一直在涨价,使农民得到的补贴几乎被抵消,政府给农民的粮补刚进左口袋,就被农资涨价从右口袋掏走了。我希望政府完善粮食直补政策时,要考虑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以便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座谈会现场,农民朋友争先发言,说出他们的心声。
“我是县人大代表,也是种粮大户,我觉得政府应该在两个方面多给农民提供支持。”农民布永德说,“第一个方面,就是刚才大家已经说过的加大补贴力度。现在一亩小麦补85元,一亩玉米及薯类补60元,一亩小杂粮补80元,对农民是有激励作用,但是如果不再提高的话,随着农民打工收入的提高,这种激励作用就会削弱。第二个方面,就是政府要帮助种粮大户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这是农民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
听完农民的发言后,省农业厅领导表示,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很好,既说出了各自的心里话,也为我们下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提供了方向。我们要把这些意见和建议带回去,逐条梳理,整理归纳,上报政府作为决策的依据。政策好不好,效果好不好,农民朋友最有发言权,听听你们的切身感受,掏掏心窝子,我们心里就有底了。今后大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就直接到厅里来,农业厅就是你们的娘家。
在座的农民表示,领导们能下来与我们坐在一起面对面交心,让我们感到很亲切,真的就像一家人,希望以后多下来常走动。
本报首席记者 魏贵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