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农业
五台山景区全方位守护林草资源安全
五台山是山西著名的5A级景区,不仅有众多的寺庙文化遗存,更有丰富的林草物种资源。景区国土总面积65.4万亩。其中:林地面积45.39万亩、草地面积15.63万亩、湿地面积0.4万亩。林、草、湿地面积59.62万亩,占国土总面积91.16%。为了景区的安全,五台山景区调动各种手段,对景区范围内的资源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2022年,五台山景区启动森林、草原、湿地外来物种全面普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制定《五台山景区森林 草原 湿地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方案》,成立普查工作专班,按照普查技术要求,聘用工作经验丰富的三方技术支撑单位对景区三乡镇内林地、草地、湿地进行普查。共出动调查人数204次,调查路线25条,设置调查样地66个、样方130个,调查里程9138公里,踏勘面积7.69万亩,踏勘路线和样地数量达到国家技术要求,调查覆盖率达11.7%,采集制作标本2种4份,收集影像资料 302份,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反枝苋、圆叶牵牛和红脂大小蠹,录入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和监测预报信息管理系统,为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风险和危害评估,研判外来入侵物种发展趋势,科学制定防控规划提供更加准确、客观的基础数据信息。
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灾害防控中心关于做好2023年松材线虫病疫情秋季普查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五台山景区2023年松材线虫病疫情秋季普查任务小班1481个,普查面积19.63万亩。五台山相关职能部门成立了工作专班,制定普查工作方案,圆满完成普查任务,将普查成果录入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
五台山景区按照上级要求,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为目标,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为抓手,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有力、奖惩分明的林长制体系,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2023年建立健全景区、乡、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设立区级林长9人,乡级林长21人,村级林长47人,进一步明确景区、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区级划分林长责任区3个。
作为一个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和谐统一的5A级景区,森林草地的护林防火尤为重要。景区计划建设3个无人机机场、64个防火监控点、18个防火检查站监测及129个防火宣传点,8个370M无线应急通信基站。通过天、地、人等多种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信息与精度进行相互补充与验证,从而实现对森林火灾监测、气象监测、地质监测、水文水质监测等进行动态监控与综合评估,构建了一张全方位立体防护,形成了“空陆立体式”火情监测格局。有效提高森林巡护与预警能力,让违规用火无处遁形。无人机巡防是景区乃至树林防火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强无人机的使用,将实现无人机防火巡、察、防一体化,使传统模式与新技术相结合,有效提高火灾预防与扑救综合能力。
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和谐统一,是五台山景区的特色。为了景区资源的安全,景区管委会始终把资源安全作为景区管理的头等大事。在新的形势下,用新科技全面提升安全标准,使景区安全迈上了一个新高度。
责编:康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