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评论

坚守企业上市的底线

来源: 作者:曹通 发布时间:2012/7/8 10:13:07

    点评
    洪良国际为“造假”埋了单。这只“短命”的新股,正式退出香港证券市场。这是证券市场上保障股民利益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开创了处理同类事件的先河。
    不造假本应是企业的基本常识,也是拟上市或已上市公司的一个基本底线。而如今,这个底线频频被打破,它一再折射出监管政策的失灵,惩罚上市公司造假力度不到位。
    治乱需要重典。目前,我国内地上市公司造假并不鲜见,如何才能够彻底剜去这颗“毒瘤”,治市的铁腕政策必不可少。现行的处罚政策对于造假行为的处罚往往不能让企业感到肉疼。较低的违法成本与高昂的收益,变相地纵容了上市公司造假的行为。大幅提高上市企业造假的处罚力度已是当务之急。
    此次,对洪良国际造假事件的处理,回购其所售股票,同时退出证券市场,这也算是证券市场上最为严厉的惩罚。与此同时,也给了我们另外一种思考。如何对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轨行为进行处罚,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是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力量,如果第三方在造假行为中不履行尽职审查,将会严重损害市场根基。若仅对于保荐机构进行行为警告,或较轻处罚,达不到应有的震慑效果,也是对于其他诚信上市企业的一种不公平。
    要维护好证券市场的良性运行,不造假,应该成为判断企业能否上市的底线。如何才能够坚守住这个底线不动摇,还需要上市公司、第三方机构和证监会的共同努力。 姚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