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评论

景区门票打折的长远眼光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3/5/6 8:53:03

    山西旅游业越来越亲民了!

    五一过后,全国很多景区门票价格纷纷上涨,此时,山西非但不借机上涨,反而做了一个“逆市”的举动:5月4日,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美丽山西休闲游”的若干措施》,自5月15日起,所有国有景区门票将全部打折优惠。

    近几年,我省各地、各景区也采取了多种形式的优惠、促销措施。与以往相比,此次出台的惠民政策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更人性化。一是打折优惠时间,由节假日延长到全年,长期性打折优惠;二是由个别景区扩大到全省所有国有景区景点;三是老人免费的年龄从70岁降至60岁;四是在中国旅游日、世界旅游日免头道门票。

    山西出台大手笔的打折优惠措施,体现了我省为民谋福祉,坚持景区公益性优先的发展理念。亦反映出山西解决“门票依赖症”问题的决心,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

    这些年,全国各大景区门票价格“扶摇直上”,游客抱怨声不断,直呼玩不起,很多知名景区都成为百姓“看不起的风景”。另一方面,不少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门票依赖症”,但如果老是盯着门票不放,很可能使产业走入发展的“死胡同”。

    山西这些《措施》的出台就是要通过倒逼机制,促使景点景区创新发展模式、延伸产业链,增加服务项目,开展多种经营,让旅游产业的增值手段更加多元化,逐步摆脱依赖“门票经济”的发展模式,盈利模式从单一走向复合。

    也有人担心,打折降价后,门票收入会降低。其实不然,门票优惠政策势必拉动客源量的增长,旅游总收入也会大增。

    这一点无需质疑。国内已有一些景区“免票”或是“多年不涨价”的成功案例。比如,杭州从2002年开始逐步取消了西湖环湖七成景点的门票,表面上看损失了一部分门票钱,但带动了大量的住宿、餐饮等产业链消费,11年间杭州旅游总收入不但没有减少,反倒增长了3.7倍,城市包容度、亲和力等“无形资产”的增值更是难以评估。

    从另一个角度讲,靠免票、打折吸引的人气是短暂的,高质量的服务才是人气的持久保障。有了人气,才有消费。我省一些景区周边配套消费尚未完全跟进,吃、住、娱、购四方面质量有待提升。

    我们相信省内更多的集体、民营景区景点也能看得长远,会算大账,加入到此次的惠民行动中,在让百姓尽享旅游快乐的同时,促进“旅游经济”产业链的整体繁荣。

  褚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