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数量大、活力强,它的发展是我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山西梦的重要基石。上周,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几则消息,成为新闻热点。
其一,2013年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认定和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符合条件的各地创业基地均可申报,一旦认证成功,基地将在资金、政策、信息服务等多方面获得政府扶持。
其二,我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项目,可向中小企业局申请资金扶持。其中,对属于国家批复的项目可获无偿资助;属省重点扶持项目的,可获得以奖代补形式的资金补助。
其三,省政府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2013年第1批)》,这些措施包括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各类担保公司扩展中小微企业担保业务、建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支持中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施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优先选购中小微企业产品等等,被称之为“省15条”。
这些措施都意在助推山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省15条”被相关专家解读为山西历年以来对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最大的利好政策。
中小企业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细胞,已经成为我省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来自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1812户亿元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仅增长10%,增速低于全省工业0.9个百分点。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全省中小微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左右,高于全省GDP、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同期增速,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为全省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做出了积极贡献。
即便如此,我省也与全国一样,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着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问题。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紧急研究制定针对性、操作性、连续性强的政策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这些措施,特别是“省15条”,条条都蕴含着真金白银。既有支持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比如,设立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省财政每年筹措1亿元,5年筹措5亿元,采取基金运作方式,吸收社会资本15亿元,共同建立总规模达到20亿元以上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基金;也有促进中小企业加速壮大的,比如,对当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按其当年度新增增值税省级留成部分的50%给予奖励;还有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
这些措施逐步到位后,山西省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充足度、经营活跃度以及持续发展性,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小微企业对全省整个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将进一步增强。
当然,这还仅仅是首批扶持措施。在此基础上,山西还将研究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这必将有效改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