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草长莺飞,去郊外踏青,这已是许多家庭的选择。所以,今年的清明假期,农家乐成为不少城市人的一个选择。正是乡村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城市游客。近年来,各地许多乡镇的农家纷纷开办了农家乐项目,它们也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就在不少游客热衷于农家乐的同时,也有不少游客在大呼“不过瘾”,而不过瘾的最主要因素是大同小异的农家饭、垂钓、棋牌、采摘项目带来的审美疲劳。 这个清明假期的农家乐,也让许小姐有点失望。她兴高采烈地和朋友相约去吃农家菜,可在无意中却获知,自己吃的鸡、鸭和蔬菜,并非农家自己养的和种植的,而是在市场采购的。知道这一消息之后,许小姐坦言:“就是想吃个土味,结果还是市场上买的,感觉有点像伪农家乐。”农家乐不够土,也成为许多游客吐槽的原因之一。 如何长久地吸引游客已成为农家乐亟待解决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中,不少农家乐的经营者都提到了特色经营。农家乐经营者殷先生坦言,这几年与前几年的经营形势明显不一样了。早几年,他的农家乐虽然只有两个鱼塘的垂钓点,生意还是不错的。但是,这几年,周围的农家乐多了,游客也开始挑项目了,所以他新增了葡萄和桃子的采摘项目,今年又增加了土鸡、土鸭、做豆腐等一些新的项目,今年冬天他还想自酿一些酒卖,而且游客也可以参与,这也是为了迎合家庭出游的需求。 对于当前的农家乐发展,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当前我们的农家乐还处于一种初级水平,农家乐的服务功能还比较单一,距离更高层次的农业生态还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做大做强农家乐产业,应该更多地开发挖掘历史、民俗、风情、文化的潜能,将之与旅游型农家乐建设结合起来,从最初的体验式农家乐、果园式农家乐,发展成包含文化农家乐、农村风俗农家乐、短期养生型农家乐、过夜型农家乐等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产业,真正让这个产业走上特色化、个性化的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