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社会

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占比超五成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6/21 14:02:05

  日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京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为69947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8.4%。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16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1%,对全国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0.0%;新能源发电量增长28.5%,对全国发电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2%。

  据统计,2018年全国弃风电量277亿千瓦时,平均弃风率7%,比上年下降5个百分点;全国弃光电量54.9亿千瓦时,平均弃光率3%,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受电力消费较高增速和部分流域来水较少影响,2018年火电、核电与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同比提高较多。其中,并网风电达2103小时,比上年提高155小时,为2013年以来最高。

  发电量的持续增长,离不开发电供应能力的增强。2018年,全国发电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785万千瓦。其中,火电4380万千瓦,已连续4年减少;核电884万千瓦,创核电年投产新高;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2127万千瓦和4525万千瓦,其合计新增占全国新增装机容量的52.0%。

  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电力合作呈现新亮点,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推进中。2018年,我国主要电力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际完成投资约28亿美元,涉及沿线亚洲和欧洲8个国家,直接创造6700个当地就业岗位。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项目包含2013年获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在内的共128个,涉及沿线30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255.5亿美元。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组织会员数量和覆盖国别大幅提升,目前会员总数达到602家、覆盖85个国家。

  报告同时指出,电力行业多年来积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比如,电源与电网、交流与直流、输电与配电发展不协调等问题突出;清洁能源发展长期面临弃水、弃风、弃光等挑战;煤电发展面临的碳减排和污染防治任务艰巨;国企“放管服”改革滞后于市场化建设进程。

责编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