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组委会最新消息,招商银行原行长,全球社会企业家联盟联席主席马蔚华先生确认出席参加第五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

(姜岚昕老师(右)与马蔚华先生(左)交流)
马蔚华,招商银行原行长,从1999年到2013年,14年时间里,在马蔚华先生的努力下,招商银行从一个偏安一隅的地方小银行蜕变成仅次于传统五大国有银行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今,招行枝叶繁茂,马蔚华却挂靴离去。但在人生这场旅程中,马蔚华一直马不停蹄。他以英雄的姿态冲过了传统工作生涯的终点,现在,他从经营商业银行转到经营公益,这是他新的起点。
“创新”贯穿始终
自1999年担任招商银行行长以来,马蔚华始终把“创新”二字贯穿于招商银行的发展之中,他导演了招商银行的“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国际化”的三出大戏。使招商银行拥有全行统一的电子化平台,率先开发了一系列高技术含量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吸引了大批高端用户,同时树立了技术领先型银行的社会形象。种种创新,使招商银行坐上了国内银行界的第六把交椅,仅次于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
因此,2004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将马蔚华列为全球银行界“2004年度希望之星”。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赢得“年度银行家”殊荣。2011年荣获“金紫荆奖——最具影响力领袖奖”,并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阐述“优秀企业家精神”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
对这句话,马蔚华特别“点赞”:“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中国改革开放将近40年,应该说企业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那么,什么才是优秀的企业家精神?马蔚华将企业家精神概括为五句话:“胸怀全球的大视野,因势而变的经营观,创新创业的进取心,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和报效社会的责任感”。胸怀全局就是要用全球的标准确定质量体系,只有质量做到全球领先,企业才能真正登上国际舞台;创新创业的进取心,要求我们创立新业态,追求质量;因势而变的经营观,要求我们回归本源,把客户的需求打造成为质量的出发点;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把质量作为企业诚信的基石;报效社会的责任感,要求我们不仅打铁自身硬,还要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来服务和带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高质量发展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回顾马蔚华掌舵招商银行的15年,这五个方面的优秀企业家精神特质体现得淋漓尽致,像是一份他给自己的总结。

转型“公益”之路
“一个优秀企业家不仅向社会提供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还能够使这个世界更美好。”这是马蔚华判断企业家是好还是优秀的标准。他说,企业家要有强烈的报效社会的责任感。在业内,招商银行最早发布企业社会责任白皮书。“招行在云南连续将近20年帮助两个贫困县,不脱贫不脱钩,脱贫也不脱钩。不仅给当地‘输血’,而且‘造血’,给他们小微贷款,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发展产业。”
这样的理念也被马蔚华彻底带入了招商银行的“血液”之中,衍生出了“招行,因您而变”这个广为人知的品牌口号。
当了14年行长,马蔚华一卸任,便全身心地投入公益当中。王石和李连杰纷纷抛出橄榄枝,下一届壹基金理事长就你干了。作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他已坚定要在公益行业进行新的变革。这是中国首家国际公益学院,也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首次支持在中国建立的公益教育机构。它的阵容相当豪华,其他4位联合创始人也来头不小。
马蔚华说,全球新公益的趋势是把商业模式引进公益组织,用金融的手段做公益,包括影响力投资、公益创投、慈善信托、影响力债券、普惠金融等,这些都迫切需要人才。他表示:“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中国公益的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让中国的公益走在全球的前端。”
从经营商业银行到经营公益,在外界看来,这个跨度不可谓不大,但马蔚华踌躇满志、满怀激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作为一个企业家,我们有责任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一些。”
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曾评论说,是改革开放成就了马蔚华这一代银行家,他们“有内生动力和外部熏陶,使得他们可以改变一个旧世界,铸就了企业家精神”。
面对新的事业,马蔚华将继续用他的企业家精神,进行新的变革。期待马蔚华先生11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上的智慧分享。或许,这一次,他将再次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奇迹和惊喜!让我们共同期待!
责编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