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社会

马脊梁矿-文明花开别样红 咸遂濡泽劲风扬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8/5 16:26:02

  在马脊梁矿有这样一对英雄“夫妻档”,马脊梁矿企业文化办李轩做为“扶贫”先锋与“抗疫”英雄的妻子宋丽一起荣登集团公司“文明家庭标兵”榜首,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共谱新时代同煤大爱担当,引燃马脊梁矿精神文明新风尚。一滴水映照出太阳的光辉,“最美家庭”不仅折射出马脊梁矿的风尚之美。马脊梁矿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单位”光环的照耀下,文明之花竞相绽放,还处处彰显着环境之美、人文之美、秩序之美……

  党建引领 文明创建劲风浓

  该矿将党建引领作为磐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文明创建工作有机融入到全矿中心工作中,做到了“四个结合”,与企业文化相结合,铸精神文明创建之魂;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塑精神文明创建之形;与关爱工程相结合,固精神文明创建之基;与安全生产相结合,强精神文明创建之本。突出“爱党爱国爱企爱家”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了“道德同煤·你我同行”道德建设“六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打造具有马脊梁矿特色的道德讲堂、文明餐桌、感恩行动、文明上网、家庭家风家教、群众监督评议活动。建设文明宣传、文明示范、网络文明三大阵地。通过持续开展“强四德素质 做优秀员工”、“季评十好、年评十佳”好人评选活动、设立“善行义举榜”等打造“好人品牌”,抓好文明单位创建、诚信宣传教育、助力提升企业软实力、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建设五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文明的温度、道德的厚度和精神的高度。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马脊梁矿荣获集团公司2019年度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单位标兵”、2019年度同煤集团“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

  榜样带动 崇德向善育“好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文明花开满园春。马脊梁矿在淳厚的文明之风滋养中,精神文明建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于无数社会小细胞,绘就了马脊梁矿特有的文明底色。

  “扶贫济困,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职责担当。”从主动申请当驻村干部李轩就把这句誓言记在心上。“守护平安,这是我们医护人员的职业操手。”李轩妻子宋丽作为“抗疫”英雄被表彰时说得最多的话,是共同的价值观让“小夫妻亦有大情怀”,为新时代同煤履行社会责任发挥光和热。近日,李轩又告别妻子,踏上了去天镇南河堡乡侯家夭村扶贫的征程,虽然他代表矿党政的扶贫任务已圆满完成,但他依然牵挂着那里的乡亲们,为新建设的渔塘再出一份力。

  被员工称为“慈善达人”的退伍老兵王晓鲲,近日又组织队里的干部员工去慰问放炮队安全队长曹海东的父亲,为多年卧床不起的老人捐款2000多元,送去了党组织的关怀和单位大家庭的温暖,他说“当一次好人并不难,我要好人当到底”。5年来,他共举办慈善义工活动300多期,捐助困难群体资金达4万余元。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共产党员刘鹏自费捐赠200桶总重1t的消毒液、退伍军人杨有林自费捐出600件苏打水和矿泉水,全部赠予了集团公司战斗在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及云冈兄弟单位的疫情防控人员,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青年志愿者的奉献精神。刘鹏、杨亚东、李洋等荣获了集团公司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员工”荣誉称号。

  在模范代表的引领下,良好道德风尚已蔚然成风。涌现出了省属国有企业“百名道德模范”王雷雨,孝老爱亲扬美德的省属企业道德模范杨小小,不离不弃三十几载照顾瘫痪母亲的张栓柱,乐于助人、不怕脏累的环卫班长李瑞霞……

  考核推动 咸遂儒泽惠员工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广大职工群众的幸福生活。马脊梁矿通过不断的建章立制完善机制谋划长远,实施了“阶段有目标,月度有考核,季度有讲评,年度有表彰”的管理办法,做到全矿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把破解职工关心的难题,推进企业的转型提质增效发展发展作为追求更高荣誉的必由之路,全心全意关心职工生活。对内通过“光彩事业基金会”“孝赡基金”等道德建设载体,让发展成果全员共享;对外,通过“精准扶贫”,履行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成正比;2020年为全矿在岗职工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为全矿409名女职工做了特病保险续保工作;2017年以来,发放“圆梦行动”助学金和“帮贫济困”救助金以及发放各类补助金、慰问金共计289余万元。在矿党委的努力下,职工群众心里乐呵呵的,着实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加强民生保障的同时,马脊梁矿以绿色节能发展为底色,渲染文明画卷。该矿本着“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想方设法推进环境治理。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平稳运行4年,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Ⅴ类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部分用于绿化洒水、道路洒水等,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双赢”;加大了矸石山的治理力度,淘汰锅炉高耗能设备,并且全部安装了脱硫除尘器,使烟气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先后对包括店湾、高山闭库和高山3座矸石山进行生态恢复治理,累计生态恢复面积13.5万平方米,空气质量显著提高,矿区周边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成为第三批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王晓雨)

责编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