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社会

同煤集团马脊梁矿:一名矿工的幸福生活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9/14 16:03:00

  “幸福是什么,是每日三餐热饭、是生活越来越好、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是安安全全上岗、是平平安安回家,这就是我的幸福生活。”马脊梁矿员工刘宇的朋友圈个性签名里这样写道。

  刘宇是该矿西三综合区的一名技术员,单位同事都习惯称呼他为“大宇”,他负责西三综合区四个机房的技术工作。每天早晨六点刘宇的手机闹铃都会准时响起,经过简单的梳洗后,他开着自己的小轿车行驶在上班的路上。因为单位每天七点要开晨会,刘宇必须七点以前赶到单位签到,西三综合区离矿区还有一段距离,开车对于刘宇来说是最合适的交通工具。

  随着矿山高质量发展的脚步,矿工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购买自驾车辆的员工占比大幅增加,自驾车上班已成为矿工们的日常。“我小时候,想出趟矿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先不说路程有多远,就说为了有座位坐,就得提前一个小时去等车;到一趟市场,回来脸上一层煤;所有的车辆出矿就只有一条路,运煤车、通勤车一过,煤尘、飞沙扑鼻而来,一路走回家,连鼻子里都是煤灰。“那时候就想着,我一定要去一个没有没煤的城市去上大学。”刘宇说。

  今年,是他来到矿山第五个年头,刘宇记忆中的那个到处都是“煤灰”的家乡随着矿井一次次改扩建,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2003年5月12日全矿员工家属喝上了自己建成的纯净水厂生产的低于市场价格的纯净水,2004年矿井年产量首次翻番,达到了366万吨,2007年279户“两区”员工迁新居入住恒安小区,2009年成立了以全国技术能手王雷雨命名的“雷雨工作室”,2013年600网盾矿井选煤厂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正式开工,2014年1月1日,智能灯房正式投入使用…2015年,当刘宇作为一名大学生矿工再一次站在矿门前时,却发现一切变的那么陌生,这还是他小时候记忆中的矿山么?宽阔平整的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办公楼前的鲜花、蓝天白云,这让刘宇觉得回来工作是他人生最正确的决定。从2014年起该矿又陆续兴建了处理能力2000吨/日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和4800吨/日的矿井水处理厂,使河道水质得到彻底改善。加大了矸石山的治理力度,全年累计绿化面积14.9万平方米。淘汰锅炉高耗能设备,全部安装了脱硫除尘器,使烟气排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五年的时间,刘宇从一名新工人成长为一名技术员,他见证了马脊梁矿向“智慧化”矿山进发的每一个坚实的脚印。该矿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作为主攻方向,建成了以煤矿通风系统图为基础的人员定位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应急广播系统智慧化“三网融合”系统,为工作面实际生产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充分利用防越级跳闸保护系统,实时监控开关、控制启停,确保井下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防越级保护”;建设完成了地面办公环网、工业场区无线办公网络覆盖、外运大巷72芯光缆铺设及数据割接回传、煤矿双重预防管理信息系统及201皮带电子秤数据回传;改造升级了调度通讯、安全监测监控及地面火药库红外报警系统,完善了井下作业人员定位、工业视频监控、应急广播及火灾束管监测系统,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应用促进了企业现代化管理。

  “今年我们职工宿舍全部更换了断桥窗户,解决了员工提出的关于宿舍窗户密封性的问题。”刘宇说。每年的职工代表大会,该矿党政都会给“自己”定下十项惠民目标,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不断提高员工家属的福利待遇,推进集中供热改造、发放“员工爱心互助金”、为全矿在岗员工进行免费体检、在调度楼旁兴建员工候车室、发放生日礼金、启用副立井广场员工食堂、增建职工小家、对矿内文体设施进行修缮、为全矿女职工投入特别保险。这些惠民措施,实实在在提升了员工生活质量及幸福感。(何文荣)

责编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