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社会
忻州窑矿为矿井安全生产筑牢人才之基
忻州窑矿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不断拓宽思路,持续强化人才培养,使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强化专业培训。该矿注重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定期岗位培训、综机车间实训基地、知识竞赛、师徒“传帮带”等各种培训形式,丰富教育培训载体,促进培训成果转化。先后组织了包括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覆盖全矿各领域的系统培训,达到了“全员、全面、全过程、全覆盖”。培训内容紧抓重点,在常规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事故案例及重大隐患教育、专业生产工艺、“一通三防”、防治水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素质,持续增强本领。今年举办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9期,培训员工1200人次。
开展技术比武。为大力培育后背力量,该矿大力开展技能比赛、岗位练兵、技术革新等活动,每月定期开展月评比活动,由各单位技术创新项目完成人填写《科技创新成果申报表》,由分管副总组织相关科室验收认定,最后由评审领导组审批后进行奖励,进一步提升了员工队伍专业水平。此外,以“普天党员工作室、罗少平创新工作室”为龙头,加强实地培训,通过实际操作,促进青年技术人员小改小革和自主创新,把创新成果最大限度地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的实践中,转化为经济效益。
创新平台建设。“利用闲暇时间在线听课,学起来方便,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看。”该矿大学生员工胡福星说,“这种‘互联网+培训’教育新模式比以往的培训模式更灵活。”在疫情期间,该矿因时制宜实施了现场培训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这样的培训方式造就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示范岗”和“创新型班组”,为推动技术进步提供了人才保障。今年以来,已有78名青年人才走上管理岗位。(杨欣)
责编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