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社会
马脊梁矿竭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咱们矿这次又来了大学生,都是90后。”在马脊梁矿通勤车上,一名老工人的一句话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的焦点落在了机电科、技术科、综采二队、通风区…这些区队里的年轻管理干部的身上。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是他们在哪任职,而是这些人都是高学历高素质的年轻干部。
岳彪是2015年分配来马脊梁矿的一名硕士研究生矿工,从大学生到技术员,从综采队副队长到机电科书记,岳彪搭上了“1311”人才政策快车,经过在综采一线的成长历练,现在已经为了一名优秀的矿山管理人员。
秦飞龙是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在成为技术科科长之前,他在综采一线担任技术主管,获得了2017-2019年度马脊梁矿“科技标兵”荣誉称号、获得集团公司、马脊梁矿科技进步、技术革新奖20余项,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6篇。
该矿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框架的支撑下,人才储备量不断增加,每年都会在大学生、优秀退伍军人、青年班组长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能够在基层一线踏实历练、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工作方法创新灵活、工作业绩突出、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年轻优秀后备干部,加入年轻人才库,目前该矿“青年人才库”有52名优秀青年人才,集团公司青年人才子库评审入库4人。
为提高年轻干部的业务素质,该矿建立了年轻干部培养责任制,让区队副职与无职级年轻后备干部结对子、区队正职与副职级年轻人才结对子,确立培养目标方向、培养时限,做到责任到人。同时充分发挥培训学校“理论培训阵地”的作用,根据年轻干部岗位不同的特点,突出重点对象,制定年度计划,分类开展培训,按需精准施教。在培训方式上,该矿根据全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和新需求,坚持长期学习与短期培训、理论学习与技能培训、政治理论与专业理论、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自主学习与课堂讲授的结合,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培养了一批有一线实践经验的高素质管理干部。
为了提高年轻干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该矿在“实际工作能力”和“科技创新创效能力”的基础上,对具有三到五年井下一、二线工作经历且表现优秀的大学生,让其担任班组长或小队长级副队级;对各个区队的生产、安全、机电副科级岗位实行一岗三配,给予锻炼平台,让他们具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发现、挖掘优秀管理人才,该矿依据《马脊梁矿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实施办法》,建立了人才测评体系,对年轻后备干部的专业技能、业务思想状况进行动态管理,追踪考核,即在进一步完善培训学时制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学分制,将培训学时、考试成绩转换成学分,做作为后备干部考核、评优、任用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并根据年轻后备干部参与精准理论培训、人才基地实训、挂职交流锻炼过程中的表现建立了具体的质量跟踪式动态管理考核制度,实行奖罚考核兑现,及时添加内容,及时推荐使用,让高学历的人才成为高素质的管理干部,为建设“创新、绿色、卓越、高效”的晋能控股集团做出积极贡献。(何文荣)
责编 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