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社会

山西:古魏金嗓子 唱响正能量

来源:山西经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27 16:09:57

在芮城这片热土上,张西燕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她磁性般的音质像小燕子一样飞进千家万户。“古魏张一播”“芮城李修平”“芮城好人”等既是对她的褒奖,也是她多才多艺人生的真实写照。


  天籁的声音


张西燕出生在芮城县大王镇古仁村,从小学、中学、高中就是小小节目主持人。凭借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被电影公司领导相中。197810月,她被破格录取到的原古仁乡政府电影队,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当时,十几岁的她,跟着曹志明师傅和比她大四岁的彩虹姐每天用架子车拉着电影机子走村串巷,翻沟过涧、爬坡上,给社员们送去最难得的精神食粮。那时候,他们把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制作成幻灯片在放映前播放,惟妙惟肖,绘声绘色,很受群众喜爱。电影队一干就是6年。1984年,她又被调入乡里的广播放大站,成了一名值机员。那时的她就好学上进,善于创新,不仅仅局限于转播县里的固定节目,而是收集整理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新人新事新风尚,编辑成稿件,转播完县广播电台节目后,以《古仁新貌 》栏目向全乡人民播出,每天还及时加播天气预报、寻人寻物启示等,既丰富了本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又为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方便。



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了县广播局领导的关注。1986年,又调入县广播电台成为第三代正式播音员。“芮城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芮城新闻》节目时间,这次节目的主要内容有……”,来自天籁的声音很快在大街小巷和农家院落的小喇叭里传出,那时候,小喇叭里放出芮城广播站的新闻节目,常常令人们驻足收听,成为一道街头盛宴。每每回味,老一代人还津津乐道。


  把事业当生命


1986年,成立县级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台、高山差转台、广播电台实行“三台合一”,张西燕又成为一名广播电视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面对全新的世界,她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集采、编、播于一身。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专题节目,她和同事们都是精益求精,一字字一句句、一帧一帧的画面,一段一段的音乐,细听细看细细品味,严把质量关,从不敢马虎,那种视新闻如生命,视台里的形象为生命的执拗劲,曾被同行们戏谑的成为“翘杆”。


由于芮城电视转播台位于中条山海拔1300多米的地方,当时覆盖河南灵宝、三门峡、陕县、卢氏和陕西潼关和运城永济等区域,影响力非常之大。张西燕的声音如同天籁,让人陶醉其中;时而温柔动人,如同春风拂面,让人感到无比舒适;时而清晰明亮,如同清晨的阳光,让人感到充满希望;时而极具感染力,能够让人沉浸在她的讲述中,难以自拔。曾经灵宝、潼关的粉丝多次打电话,想要登门拜望,数年之后去河对岸仍有不少的粉丝提起当年的美好印象。有人说她像邢质斌、有人说她像倪萍,还有人说她像李瑞英,对于质朴的黄河儿女,这些明星毕竟遥远,而讲述他们身边故事的西燕才是他们心中真正的名人。偏远山区的大妈,坐车赶到县城看一看在电视上见到的闺女;初出茅庐的通讯员要把第一篇稿件交给张大姐改好后才肯放心离去;远离家乡的学子一封封书信寄给从未谋面的张大姐,为故乡亲人点播的歌曲、戏剧会准时在荧屏上播放;找到被人贩子拐卖的亲生儿子,庞姓家人提着点心上门拜谢热心帮助他们找到亲人的张记者。


1999年,芮城县广播电视台成立总编室,张西燕通过竞选,担任第一任总编室主任。当时在运城市县级电视台也是首开节目规范播出之先河。时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曾经多次夸奖:用这样一位好学上进、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管理广播电视台总编室,我一百个放心!在局领导的支持下,张西燕和新闻、专题、广告部主任一起,集众人之智慧,编前会、节目评奖、大活动策划、人员培训,芮城电视台的节目创新和宣传管理,年年有亮点,岁岁创新高,在运城市县级台中可以说是连连夺冠。协调、安排、审核每天的新闻、专题、广告、综艺节目的播出是她首要任务,常常加班到夜深人静,独自一人骑车行进在漆黑的回家路上;常常是年夜饭都上桌了,她和伙伴们还在挑灯夜战……


在单位,对领导她尊敬有加做好参谋;对同事,她友善关爱,互帮共勉。工作中,她不仅以身作责,身先士卒,更注意传帮带,她把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新闻工作者。大家亲切地称她“老张”“张姐”、“张师”,因为阳光温暖,相处和谐,她的办公室,总是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阳光地带”。


担任总编室主任18年,她先后组织策划大型春晚10余场,组织大小活动现场直播录制100余场次,每年组织县上人代会、政协会、三干会和重大活动现场直播,连续几届永乐宫国际书画艺术节开幕式、闭幕式,西侯度亚运圣火取火仪式、元宵节社火表演、地震演练、防火安全演练等现场,一个铿锵有力且富有浓郁感情色彩的声音,一次次回旋在古魏大地上空,得到现场观众的交口称赞,曾有许多参加活动的外地朋友一遍遍的惊叹,你们小县城竟有如此好的播音。几十年的执着追逐与付出,张西燕的名字也被业界一次次提起。她先后荣获 山西省十佳青年记者、山西省第二届“晋铝杯”播音主持大赛优秀奖、山西省委、省政府抗击非典二等功、“运城市十佳编导”“运城市十佳播音主持”、“芮城县德艺双馨十大人物”等称号,先后参与编播制作的59篇广播电视新闻、专题作品在国家、省、市广播电视节目大赛中获奖。她的事迹于2004年在《中华新闻报》以《广电情缘》为题大篇幅刊登。



多年来,面对34万古魏父老乡亲,她在不停地讲述着他们的故事与他们共享幸福时光,一起分担痛苦与欢乐。风里来雨里去,披星戴月,跟同伴们深入移民村关注移民群众的冷暖,走进苹果基地感受百万金果下江南的壮观场景,走进花椒基地闻着椒香听着淳朴的椒农诉说;枣乡阳城的风采,光伏基地的辽阔,黄河抢险现场的震撼,非典防控一线的感动,中条山隧道开通的喜悦,亚宝工业园庆典现场的欢愉,运宝黄河大桥通车剪彩的欢天喜地,张西燕说,是新闻记者、是播音主持人这个职业,给了她更多的在现场、在一线感受正能量,感受人间美好的机会和荣幸,她感恩这份职业,她珍视新闻职业带来的荣耀和自豪。


余热再生辉


张西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谦虚谨慎,低调做人。她干一行爱一行,且干好了一行。


2016年,张西燕正式退休。是金子就得发光,走进老干部群体,她又继续奉献着余热。先后担任县老干部党总支宣传委员兼第八支部副书记5年。编撰通知通告、简报快讯,看望老党员,帮忙收党费,创卫监督巡查毫不含糊;疫情来临,小区值班、诵读宣传、家中连续多日收缴党员为疫区捐款,只要组织需要,党员需要,团队需要,能帮上忙的她都毫无怨言,义无反顾,千方百计做好。党总支的歌咏比赛、戏曲比赛、老年健身舞比赛、老年体育比赛,有的时候是组织者、策划者,有的时候是摄影师,有的时候就成了编导、主持人和演员,好像什么事情都难不倒她。领导说:她是多面手好同志,有担当善作为;团队成员说:她主持节目接地气,又很自然,就像聊天一样,不光观众爱听,演员也能提起精气神儿;老年朋友说:她热心帮人,认真做事,人品绝对的好,大家都喜欢跟她打交道。


张西燕说,一路走来,诵读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爱好。退休后,参加全国夕阳红诵读大赛荣获优胜奖;参加无锡第二届仓央嘉措大型音乐史诗朗诵会,荣获“国际城市诗歌优秀朗诵艺术家”称号;参加中国文艺网诵读大赛获第二名、中国邮政诵读大赛获第九名的好成绩;在全国著名网络平台“百草园”、“散文悦读”、“中国爱情诗刊”等平台担任主播,她自创的“燕麦诵读”个人平台,制作美篇、彩视、抖音等,因为内涵丰富富有特色,极具品味价值,粉丝最多的美篇和彩视,均已达近两万人。“燕麦诵读”曾在芮城新华书店作为品牌诵读栏目给上级推荐。


张西燕说:大善之人,必须具备公德心、公益心,在这方面她也一直很努力。退休之后,她义务为健康协会、爱心协会、机关单位主持各种公演活动、联谊活动130余场次,参与希望关爱文化网芮城记者站的组织、培训和户外公益活动,先后被评为山西希望关爱文化网优秀先进工作者城县“新时代退而有益退而有为离退休干部”。


人生的积累和沉淀,让艰难跋涉的日子,散发着不尽诗意和芬芳。张西燕先后出版了诗集《陀螺》、数十万字的新闻、散文、诗词作品集《来自天籁的声音》,先后被吸收为山西省作协会员、运城市作协会员,并当选县作协副主席。


诗香一路仄平缘,旨趣滋生度晚年;风月江山寻籁趣,住行衣食入诗联。三十余载新闻生涯,张西燕把青春奉献给芮城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远去的,是悠悠岁月;走近的,是片片真情;听到的,是声声赞誉;留下的,是颗颗爱心;送上的,是美妙的祝福。退休后的精彩人生,让她展开了人生另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金辉映斜阳,雅韵山水间,但愿燕麦之天籁永远传递人间之大爱,但愿优雅知性的燕子在岁月的时空中静守时光,静待花开。


邱希占 薛万合 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