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社会

扎根沃土惠三农 展翅翱翔搏长空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1/12/27 10:58:33

 

    2011年3月1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人民日报》发表“以循环经济推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一文中,对循环经济作出了这样的阐述:“循环经济是资源的高端利用形式,也是资源资本在更高层次融合互动的有效载体。山西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意义。我们要抓住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机遇,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贯穿于转型跨越发展全过程,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在这场激越的进军征程中,一批批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弄潮儿,一批批勇于拼搏、不畏艰难的创业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使命,走在了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最前列。武玉良,就是他们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武玉良,一个土生土长的沁县汉子。军人出身,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转业后多年从事卫生工作。不甘平庸的他,即使生活在安逸中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开始了自己的梦想,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2007年,几个在长治工作的沁县人合伙经营的海洲兔业有限公司由于多方面原因,经营出现困难,资金断流,企业濒于倒闭。闻听这个消息后,伺机待发的武玉良迅速展开了调研和考察,经过十几天缜密的走访和了解,他认为,沁县是个农业大县,环境优美、水草丰沛,兔业又是沁县的传统产业,这个项目能干!于是,毅然决然地接收了这个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以超人的胆识、以战略家的眼光、以军人的果敢,将兔业发展定位在走“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路子上,他依托沁州水城这片广袤肥沃的土地,本着“创新思维,崇尚科学,以人为本,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短短的四年里,把一濒于倒闭的注册资金仅为3万元的单一养殖的小公司发展打造成为一个占地800亩、注册资金1000万元、员工158人,投资总额4000万元,集牧草种植、饲料加工、种兔繁育、肉兔育肥、兔粪转化、沼气利用、有机蔬菜育苗、种植的循环、可持续发展产业链,成为山西省省级种兔繁育基地、省科技民营企业、省扶贫龙头企业、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县有机生态循环经济实践转型跨越发展的实验示范园区。
    海洲兔业!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转眼间成为一家引领当地有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的楷模,而今享誉三晋,名扬海外。
   
    创新思维 科学管理
    大力实施海洲品牌战略

    海洲兔业所在地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坐落在太原与长治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是长治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沁县又是山奇土肥、天蓝水美所在。太行、太岳的魂魄,漳水四源的灵气,不仅孕育了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也成就了“北方水城·中国沁州”这块神奇的土地。近年来,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沁县县委、县政府依托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提出“有机生态,提升品位;以水为魂,打造品牌;以土为根,创建园区;依托周边,强工富县;以人为本,和谐共建”发展战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绘制了一幅宏伟的蓝图。武玉良正是在这个大框架和大背景下,使新的海洲兔业应运而行。也正是这个大框架大背景使武玉良从创业一开始就把企业的定位放在发展有机生态循环经济园区,打造海洲兔业驰名品牌这个目标上。并从经营模式设计、设施配置标准、管理服务理念等多方位展开了努力。
    优越的地域条件,再加之时间短、见效快,当地百姓自古就有养兔的传统,养殖户几乎遍及城乡。但由于散户饲养、品种混杂、管理粗放、服务不统一、水平参差不齐,经济效益并不显现。在这种情况下,武玉良采取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标准化养殖”、以区域化发展为主体,企农结合的经营模式,在自有条件的基地上,带动农户养兔,为他们提供种兔和销售服务,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实现了养兔业的集约经营规模化。
    硬件配置和投入决定了企业做大做强的规模和标准。海洲兔业从一开始就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海洲兔业标准化养殖园区位于沁县城南5公里处的段柳坪上,交通便利,场地宽阔,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园区占地800亩。几年来公司不断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总投资  500万元实施兔舍等基础设施的改扩建,目前公司种兔繁殖基地、肉兔育肥场占地达22亩,兔舍建筑面积5250平方米,环保笼3150组,并相继建起了防疫接种室、消毒室、饲料储藏室等相关设施,投资160万元完善了自动供水设施,完成了5公里供电专线架设安装、电暖、沼气灯和沼气取暖设施等的安装,为现代化、标准化养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硬件是基础,软件见水平。在加大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学管理这一软实力的作用,在经营上注入新思维、新理念,对养殖户实施了保料、保药、保管理的三保政策,对基地实施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责任化的四化管理,对农户实施了统一供兔种、统一供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用药、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使科学管理这一软实力有了实实在在的着陆点。除此之外,海洲兔业还将科学养殖引入园区,形成常态机制。他们从山西农科院专门聘请了畜牧研究所所长、养兔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任克良任公司常年专家顾问,负责从圈舍建设到饲料配方、饲草喂养、防疫免疫等一系列全程养殖技术指导。为使产品上档次上规格,他们先是从国外引进了新西兰白兔、美系青紫兰、加利福尼亚八点黑、比利时兔四个优质品种,今年又新引进彩色獭兔、白色獭兔两个品种,使养殖种群有了质的飞跃。海洲兔业生产的肉兔全部通过云海公司加工出口欧盟,按照欧盟肉兔人性化饲养的要求,他们对养殖场的笼具、活动场所、供水通风保温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实施了一整套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一兔一档设置,一次一清饲喂,一日一次消毒。去年8月,美国加州商务理事爱德先生、德国商贸执行总裁史托比先生前来海洲兔业基地考察。今年3月,美国商会董事长执行主席、美国MI产业公司董事长罗伯特·弥勒庚、美国戴尔集团董事长迈克·戴毅又来到海洲兔业基地考察,他们均对海洲兔业的养殖管理、场区设施给予高度评价。
    “科学管理、科学养殖,真正使海洲兔业打出名头、创出品牌。”这不仅是武玉良的经营理念,也是他奋斗的目标。目前科学管理、科学养殖已经为海洲兔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山西沁县海洲”这块品牌已经响彻上党地区以及三晋大地,那么中国山西海洲、世界中国海洲也将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实现。
 
    服务三农 舞动龙头
    倾心打造有机生态园区
 
    在武玉良带领下的海洲兔业有限公司自承接伊始就秉承着“立足农村、做强做大海洲兔业、发展有机生态循环经济,服务三农、带动富民、反哺滋养自己的土地”的宗旨。把发展有机生态循环经济与服务三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由于立足稳健、定位准确,符合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宏伟战略,又积极响应了县委、县政府“以水为魂、以土为根、以邻为重、以人为本”的“四以”方针和把“北方水城”建设成为“最宜人居的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全国有机食品加工供应基地和生态功能区”的宏伟目标,由此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在融资借贷、征用土地、配套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四年来,他们艰难起步却迅猛崛起,建设起包括山西省海洲种兔繁育基地、千亩牧草开发及经济林种养加基地、万吨有机蔬菜种植及育苗基地三个基地,成立了海洲兔业金玉农牧开发公司、益源有机蔬菜发展有限公司、玉源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三个分公司,并成立了基地农户管理中心。一跃成为有机生态循环经济的实践样本和带动、示范、辐射当地兔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海洲兔业!这只翱翔长空的雄鹰,果然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不仅壮大了自己,也舞动起龙头,带动了乡党,惠及了三农。
     它旗下的种兔养殖场年生产不同品种种兔13万只,调出种兔10万只;肉兔养殖场年生产肉兔20万只,销售15万只,且全部加工出口欧盟;发展养殖基地7个,养殖村3个,带动农民养兔1200户。其中,对农户养殖实行的三保政策和五统一管理,给养殖户吃了定心丸,开了致富路。仅2011年就统一收购销售肉兔85万只,销售收入2720万元,净利润1360万元,户均净收13600元。
     晋玉牌专用饲料按照欧盟标准组织生产,多次通过国家商检认证,年生产兔、鸡、猪、鸭、鱼等各种饲料3万吨。其中2.3万吨全部按成本价供应肉兔养殖基地和农户,让利180万元,大大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成本,调动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
    有机蔬菜育苗和示范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是县片区开发的重点项目,2011年,建设了占地200亩的暖棚、春秋棚和国内第五代育苗目光连栋棚,依托荷兰瑞克斯旺中国公司种籽和山东寿光诺尔丰公司育苗种植技术,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生产,不上化肥不打农药,采用灭虫灯、防虫网、黄板等物理灭虫、防虫,生产各种蔬菜60万斤,生产的蔬菜经过农业部太原检测中心检测,达到了有机AA级标准。8200平方米的日光连栋棚今年9月首次育苗6个品种140万株,苗全苗壮,喜获成功,并已按成本价供应1200户农户定植,让利13万元,大大减轻了广大蔬菜种植农户的购苗成本,为全县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贡献了力量。今年10月27日,国家扶贫协会副会长田瑞璋、黄祖绍一行来到海洲,对海洲在带动当地农民致富以及发展有机农业循环经济园区的模式表示肯定,希望海洲带动更多群众加入种植有机蔬菜、推动建设百万亩私家菜园的发展和吸引更多的客商投资沁县,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田瑞璋会长同时还提出要把沁县打造成国家级有机农业扶贫示范基地。
    沼气建设项目,既是海洲兔业循环产业链中一个重要项目,也是符合国家环保政策、充分利用兔粪尿液资源深度加工利用、生产清洁能源和有机肥的一个惠民环保项目。300立方沼气项目于2008年上马,经过3年运转,目前日产沼气500立方、有机肥15吨,既保护了环境,实现了污染零排放,资源又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由于300立方沼气项目的成功示范,1000立方沼气项目经过努力,也已经省农业厅、发改委列为国家扶持项目立项,目前已申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届时1000立方沼气项目除满足园区需要外,还将用管道输送的方式送往附近农户,给农户带来卫生、便利和温暖。
     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待业青年就业,是海洲兔业的又一项利民工程。四年来,海洲兔业在发展壮大中吸纳人才,也招用安置了各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待业青年150多名,不仅使他们有了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也使这部分人学到了一技之长,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放眼未来 大展宏图
    勇做转型跨越急先锋
 
    百舸竞流千帆过,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这个改革潮涌、转型跨越、竞相赶超、英雄辈出的时代,以武玉良为首的海洲兔业有限公司高举大旗、激流勇进,全力打造有机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基本完成了各个循环链接,实现了肉兔养殖标准化、资源利用无害化、饲料生产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厂化、辐射带动模式化的五化目标。但是他们仍不满足于现状。进军的号角仍在吹响,赶超的步伐仍在挺进。他们正在朝着所有产品品牌化、集约经营规模化、示范带动正规化的方向迈进。
     “十二五”期间,他们计划用五年时间投资两个亿,使园区面积达到2000亩。
    首先在有机蔬菜种植上,联合和吸纳当地农户100户,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对种植户实行统一标准建棚、统一种苗品种、统一标准种植管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销售。采取土地入股和补贴农户自建等多种形式,新建暖棚200个,春秋棚500个,使有机蔬菜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
    兔粪转化有机肥料厂,在300立方沼气项目正常运营的基地上,投资850万元、占地20亩建成1000立方大型沼气。目前,该项目已经列为国家扶持项目,建设周期两年。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沼气28万立方,除满足园区生产、生活用气外,还可向800农户供气,年生产有机肥3万吨。
    养殖场根据市场预测,“十二五”期间仍然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达到年存栏种兔5万只,出栏20万只。在全县各乡镇新发展基地26个,养殖村13个,养殖农户1万户,年出栏肉兔500万只,养殖户户均收入达到2万元。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一步扩大对外出口。为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国家赚取更多的外汇,“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3000万元用于恒温库和屠宰生产线生产,园区有机蔬菜和肉兔通过加工直接出口创汇。
    海洲兔业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和服务三农、带动农民致富的实践,使我们看到,在沁县这个农业大县,在这个如今仍不算富裕的水城沁洲,农业,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转型跨越,建设有机农业、生态家园,正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遍沁县的山山岭岭、村村落落。海洲兔业,这块有机农业的样板、这杆转型跨越的大旗,不仅是他们的骄傲,更是他们的代表!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块广袤肥沃多情的土地上,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下,在众众多多“海洲兔业”的带动和示范下,在十七万城乡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沁县,这座美丽的北方水城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流芳溢彩、勃发生机!
    “要想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需要通过企业的示范带动和技术服务,更需要加大惠农力度,激发更多的老百姓进行标准化养殖,使之真正成为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武玉良铿镪有力的声音仍在我们耳旁响起…… 张 勇 李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