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村一品” 发展特色经济繁峙县赵庄村白水大杏趟出致富新路子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1/31 11:22:04
七月上旬,对于繁峙繁城镇赵庄村的村民来说,是一年里最为繁忙的时节,因为村里种植的杏树进入销售旺季。远远望去,赵庄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半斤大的白水大杏金光闪闪,在绿色的海洋里格外耀眼。到目前为止,赵庄村90%的农户种上了果树,逐步形成了以白水大杏为主、苹果、葡萄、李子、久保桃等品种为辅的规模果树经济,种植面积达到2100多亩,其中白水杏1600亩,挂果面积1000余亩,年总产量达200多万公斤。曾经普通的白水大杏已经成为赵庄人发家致富的“金蛋蛋”,“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渐成气候。2012年元月五日,省委、省政府对全省“一村一品”建设先进村进行表彰,赵庄村成为受表彰的八个先进村之一,该村以发展果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的做法令人瞩目。
说起赵庄村的白水大杏,不得不说起一个人,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智财。繁峙县繁城镇赵庄村是一个传统农业村,全村330户1060人,耕地3800余亩。地处滹沱河北岸,距县城3公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赵庄人固守着传统耕作方式,村民人均收入偏低。面对村民生活的拮据,闫智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当其时,繁峙县委、县政府出台了鼓励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营模式,大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他感到机会来了。本村三面环山、背风向阳、气候独特的良好生态环境,他大胆提出了种植果树、发展经济林的战略构想。
说干就干,率先去陕西、山东等地考察,并从陕西引进白水大杏新品种,通过综合技术的配套实施和精心管理,他们种植的白水大杏不但比原产地个头更大,连肉质也更为鲜美。
从2亩到20亩逐步达到现在的上千亩。
1998年,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闫智财,决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扩大白水大杏种植规模,把发展鲜果经济林打造成一项特色产业。在他的带动下,自2000年以来,赵庄村参与白水杏种植的人越来越多,村里给百姓免费发苗,全村果农队伍不断壮大。为了统一协调好鲜果业的生产与销售,成立了繁峙县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赵庄村杏业专业合作社和白水杏协会,通过推行标准化管理技术,赵庄村的白水杏产业风生水起,日渐兴盛,逐步走向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还带动繁峙县发展白水杏种植面积12000亩,覆盖全县10个乡镇80多个村,是当地有名的“一村一品”示范典型村和专业种杏村。为了扩大影响,从2003年始,闫智财就别出心裁,每年7月在大杏成熟的季节,专门举办“大杏文化节”,以杏为媒,以杏会友,成功提升了赵庄大杏的美誉度。目前,白水大杏申请办理了无公害绿色认证和QS认证,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一路攀升。
几年来,闫智财为了发展赵庄大杏产业,奔波在外,呕心沥血,事必躬亲,深受各级政府认可和群众好评。他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进一步延伸大杏产业链条,发展深加工,提升其规模效益,并以杏树为基础,大力发展以“树下养鸡、鸡吃虫、鸡粪养树”为循环特征的围栏养殖经济。
从闫智财朴实外表和笃定、自信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赵庄村“一村一品”的广阔未来,也看到了赵庄人奔赴小康的灿烂前景,愿赵庄的白水大杏焕发出更加闪耀夺目的熠熠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