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4月7日讯(记者 王龙飞)4月4日,省中小企业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全省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31.1亿元,同比增长7.4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9.36个百分点。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降至个位数,是金融危机以来的第二个低点。
省中小企业局相关人士表示,今年1-2月份,受我省煤炭、钢铁等大宗主导产品价格继续下跌的影响,我省工业经济增长缓慢。全省宏观经济形势和大中型企业的压制,导致中小企业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增速逐步放缓,1-2月,全省中小企业保持中速增长,增速出现回落,利税低速增长,企业亏损面扩大,先行指标显示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增大。
据介绍,1-2月,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完成现价总产值1129.8亿元,同比增长7.20%;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10.28亿元,同比下降3.08%。省统计局监测的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同比增长14.1%,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个百分点。
在11个市中,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速度最快的是晋城市(19.45%),最慢的是晋中市(-3.97%),两者相差23.4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吕梁市、朔州市、临汾市、运城市。
1-2月,1146家重点监测企业中,亏损企业340家,亏损面29.67%,比上月增加4.1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1.92%。省中小企业局相关人士介绍,今年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我省周边环保治理力度加大、进口煤的低价冲击,全省工业经济形势严峻,我省中小企业部分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不少产业开工不足,大部分企业资金短缺,用工成本提高,用电、利润、订单、库存等先行指标均不乐观,全省中小企业运行当前正处于风险高发区和黄色警示区,我省应当深入分析困难和原因,采取一些稳增长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