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社会

开学季学生采购文具花千余元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9/5 16:27:13

    一个孩子开学到底要花多少钱?记者采访发现,仅文具一项,一名小学生的花费就在1000元左右。外观时尚的进口文具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而田字格式的传统作业本被“冷落”。
    今年,文具价格约普涨了两成。
    市场
    开学经济升温 上百种文具挑花眼
    日前,记者走访京城各商场和超市发现,文具等学生用品已进入销售高峰的冲刺阶段。
    超市销售人员介绍,从8月中旬开始,就进入了文具销售的旺季,日均销量与平常比至少增了三成。记者注意到,为了配合开学季销售,不少超市、商场还打出了促销的牌子。
    在家乐福超市文具区,五颜六色的开学文具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文具专区的一整排货架上,都摆放着笔、本、橡皮和文具盒等开学必备品。
    记者走访时发现,外观另类、花哨的文具最能吸引孩子和家长的注意。
    市民孙女士说,她的孩子今年开始上小学,自己也是头一次给孩子买文具,“这可比我上学那会儿的种类多多了,挑着挑着就挑花眼了。孩子哪个都想要,我看哪个也喜欢,总不能都买回家啊。”
    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像家乐福、沃尔玛这种大型超市里,销售的圆珠笔就有二三十种,小学生常用的彩色铅笔等,也有近十种之多,而像铅笔、橡皮这种最常用的工具,也有二十种以上的款式。
    文具的品牌更是多达十几种,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仅文具专区就有超过百种商品供学生和家长选择。
    算账
    小学生家长晒清单 文具花费千余元
    每年开学虽然是孩子们的事情,但是忙碌的往往都是家长。“这两天孩子她妈就天天拿着学校给的清单到处准备。超市、书店全跑遍了。”市民张先生在提到“开学”这个词的时候,立刻对记者大吐苦水。
    记者了解到,随着学校对新学期孩子的要求越来越多,一到开学家长们的开销也是成几何倍数增加。
    牛牛(化名)马上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上周末,牛牛妈就用了一天时间为牛牛准备各种开学的用具。记者在牛牛妈开出的购物清单上看到,200元的新书包、多功能双层文具盒、笔记本、学习机等,个个都是开销不小。
    按照这份清单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还没算上小学的学杂费、午餐费等,目前开销已经近2000元。除去两套新衣服花费了800元,仅文具一项,就花了1000多元。
    分析
    僧多粥少 文具市场利润薄
    吴先生介绍,虽然文具价格每年都在涨,销量也是逐年递增,但利润却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高,其主要原因就是“文具这块蛋糕,分的人太多。”
    根据“文具之都”宁波文具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文具行业市场容量约合215亿美元 ,全球文具市场总量约2500亿美元,中国占8.6%。
    国内文具生产市场也可谓相当分散。据吴先生介绍,中国文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多达10万余家,其中制造商约4.3万家、供应商约3万家、零售终端约3万家。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文具市场销售额超过10亿的企业寥寥无几,5亿元以上的企业仅5家,1000万以上的约占5%,规模以上的企业约占10%。而在全国4.3万多家文具生产企业中,70%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三个地区。
    记者也通过走访市场发现,包括超市、小商品市场在内的文具市场经销商和品牌众多,在天意、万通等小商品市场中,通常销售文具的商户就有近百家。
    “虽然今年学生用品普遍上涨,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其利润却下降了10%—20%。”天意一位经营文具多年的商户这样说。 (据《法制晚报》)
    实用性退居二线 时尚、功能更重要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品牌消费观念在学生群体中渐入人心,一直被看重的实用性开始退居二线。在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文具销售区,今年的主流文具都是玩具类的卡通文具。
    这些文具虽然样式美观,但在实用性上却远远低于传统的文具。一款十六开的韩国进口笔记本大约有几十页,而每页都印有各式的卡通图案,如果当作笔记本,每页只能记录不到10行。但不少学生却表示,买文具不光是为学习使用,最主要是自己喜欢。
    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以前常见的田字格本、单线本以及简单的笔记本,已经很少有孩子喜欢了,取而代之的是封面美观、造型时尚的韩国风格本,商家在近两年开始减少了对于传统简单作业本的进货,转而更多地引进较为时尚的款式来迎合孩子们的胃口。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由于生产厂商竞争激烈,学习用品的制作越来越精美、档次越来越高,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从销量上来看,高档学习用品卖得火爆,低档商品几乎销不动,商家也很少进货。”某品牌文具区域经理表示。
    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注,也创意不断——能让孩子正确掌握握笔姿势的握笔器、可消除字迹的反复擦写组合、按下按钮就能弹出笔插的文具盒等常用文具也总能出现一些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