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涛实习生刘甜甜)按照省政府日前要求,到2015年,太原市生活垃圾将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44%的市、县建设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但是,与我省城镇化进程相比,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足、设施运营水平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此,“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新建成60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每天可新增垃圾处理能力9300吨。
同时,我省将从源头控制生活垃圾产生,在生产过程中减少过度包装,在消费过程中限制一次性用品,在流通过程中推广“布袋”、“菜篮”。同时,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采取诸如推广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措施,以实现垃圾资源的“二次利用”。
我省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打破行政区域划分,同相邻的县(市、区)共同建设垃圾转运、处理设施,特别是在太原—晋中同城化及距离15公里至20公里以内的城市之间,率先实施区域设施共建、共享。
到2015年,全省建立起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县城以上城市全部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厂)。到2030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