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今年新建29座、改建14座公厕,如今半数工程已完成
为缓解游园市民如厕难的问题,今年太原市确定在12个市属大公园新建公厕29座、改建现有公厕14座。17日,市园林局表示,截至目前,已有半数以上公厕新建、改造完成,并免费向游人开放。剩余工程也正在加紧收尾中,部分将在年内投入使用。
如厕难,成公园服务短板
由于太原市现有公园内的公厕大多档次不高,其中包括一些改造不彻底的旱厕和移动式厕所,一到夏天,气味难闻,蚊蝇乱飞,很多游客对此抱怨连连。更为严峻的是,现有的公厕数量根本不能满足游客的要求。
市园林局公园管理处处长齐桂萍说,以迎泽公园为例,按公园设计规范计算:游人容量为10661人,相应的公厕蹲位数应为213个。而公园免费开放后高峰时期游人量远远超过设计容量,一般为原游人量的3—4倍,节假日为原游人量的10倍,公厕蹲位数却仅有122个,“常有人因不愿多走路、不愿排队或者花钱上厕所,在公园随地便溺,影响了公园环境。”
新公厕,布局合理档次高
今年年中,太原市确定新建29座、改建14座公厕。具体分布在龙潭公园、碑林公园、南海子公园等12个公园。截至目前,街心公园、文瀛公园、动物园、龙潭公园、盆景中心、学府公园、南海子公园、五一广场等公园新建、改造公厕已超过半数完工并免费开放。“今年新建、改建的公厕,在选址上不仅考虑到公园的景观效果、园路等因素,同时将公园特色、公园人流量等因素也综合考虑进去。”市园林局规划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建、改建的公厕设施将更加完善,面积也将从现有的60平方米左右增加到100平方米左右。这些公厕投入使用后,将使全市主要公园基本达到500米范围内有一座公厕的标准。
17日,记者在五一广场新建公厕看到,整个公厕从内到外,墙壁、屋顶等设施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为方便残疾人和老年人,公厕出入口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内部设置了座便器和扶手。
争取所有公厕主体工程年内完工
“剩余新建、改造公厕工程目前正在加紧施工,有些正在收尾,年底前将陆续建成并免费开放。”市园林局规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新建的29座公厕中,太原动物园数量最多,新建13座。17日下午,在太原动物园,记者看到13座新建的公厕已拔地而起,露出了俏模样。太原动物园规划建设科科长贺国鹏说,目前正进行个别管线调整、厕所外小广场建设等后续收尾工程,预计近期就可开放。
按计划,迎泽公园本次将新建改造10座公厕,因要与明年的公园整体提质改造工程相结合,公厕的设计方案是单独进行的,公厕建筑风格和样式与迎泽公园整体风格统一,在设计上体现了古香古色的特点。迎泽公园基建科张科长说,“现已进入冬季,为保证工程质量,工期会做一些调整,年内争取各个公厕的主体工程完工。”
本报记者 胡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