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西媒体山西媒体

《山西日报》晋中义务教育改革擎起全国旗帜

来源: 作者:岳海棠 发布时间:2011/11/22 10:11:09

 

义务教育实现区域内初步均衡;教育部长袁贵仁批示全国推广;本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次报道;每月都接待省内外同行参观学习


本报讯 (记者 侯红武 李林霞 通讯员 史进智)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样本,晋中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面旗帜,每个月都要接待省内外同行参观、学习。10月15日,作为惟一参观点,他们再次迎接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组派来的落实国家规划纲要检查组一行。


2009年11月,晋中市被教育部授予 “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201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地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批示:在全国推广山西晋中经验;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表示:晋中为全省提供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


1999年初,晋中出台了《晋中地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实行人员转岗分流和聘任制度,建立了教育干部、教师 “三年一考”制度,把城市学校超编教师派到农村学校,解决农村缺编、城市超编问题,当年精简教职工5561人。2004年,铺开第二轮人事改革。这一做法引起全国广泛关注,被教育部树为 “全国教育人事改革的一面旗帜”,并于2006年在晋中召开现场会。2008年7月,晋中在全省率先推行教育干部、教师交流制度,至今3年多时间,已有1.2万名校长、教师参与交流。


在强力推行中小学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同时,晋中从1999年开始启动了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工程。经过10多年持续推进,该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数量已由当年的3998所缩减到985所,在此基础上该市于2009年启动义务教育 “千校达标”工程。同时,他们在影响均衡发展的关键点上进行了坚决改革,实施了阳光招生、电脑随机编班、优质高中招生指标100%到校等政策,加上教师、校长交流轮换,2010年晋中市义务教育实现了无择校、无乱收费、无大班额“三无”目标,率先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


1999年及2009年,本报曾用两个整版报道晋中做法,10余年间,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全国及省内媒体都曾不间断地聚焦晋中教育,中国网还曾专访晋中市教育局局长鹿建平。教育部、各兄弟省份、全省各市县莅临考察、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2011年6月,省政府在晋中召开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再次向全省推广晋中经验。副省长张平在会上指出:“什么是均衡发展?什么是教育公平?什么是真抓实干?晋中就是真金白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说:“山西省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起了示范作用,特别是形成了晋中模式……我们看到,晋中这个地方没有择校现象,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的乱收费,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一个很大的政绩。”


晋中市各级各部门领导、校长老师、普通百姓也由不理解到心生敬佩,社会满意度越来越高:2008年,晋中市教育局在市直80多个部门行评中排名第三,2009年上升为第二,2010年成为第一,并且是考评成绩惟一超过90分的单位。


“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线教师、基层学校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由点到面,逐步推广。”晋中市教育局局长鹿建平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基本均衡,到2020年实现优质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