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霞)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11月30日,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截至9月30日,我省已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6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2052例,死亡1118例。分布在我省11个市115个区县。
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截至今年9月30日,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42.9万例,其中病人16.4万例,死亡8.6万例。2004年我省启动了抗病毒药物治疗工作,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明显,死亡率由2004年的14.75/百人年降低到 2011年的2.52/百人年。截止到9月30日,全省累计对1450例符合治疗条件者予以免费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成人1386例,儿童64例。目前,仍有1231例感染者和病人正在接受治疗,其中成人1186例,儿童45例。“仅今年前三个季度,我省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592例,死亡103例。其中,疫情主要集中在太原、运城两市。最多是太原市,224例,运城市132例。”省卫生厅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性传播已成为我省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且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20岁~29岁年龄组成为了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其比例由2005年的9.6%上升到今年的34.29%。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疾控专家提醒,艾滋病是经性、经血和经母婴三个途径传播。无保护性男同性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使用未经规范、严格消毒的器具文眉、文身、文唇线、打耳眼,极易传播艾滋病,但日常生活接触,如拥抱、握手、游泳、共用劳动用具、共用办公用品、蚊虫叮咬等不会传播。市民如有过高危行为,可以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受保密的免费自愿咨询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