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各金融机构要不打折扣地执行。”11月18日,副省长王一新主持召开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题会,在听取了全省金融机构对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汇报后,他强调,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促进增收等方面作用突出、意义重大,各金融机构要创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思路和办法,不断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各级政府要多措并举,通过融资担保、贴息等各种政策叠加,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征信服务,共同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那么,为了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各金融机构都推出了哪些创新之举呢?
关键词:两个不低于
为了化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中国银监会连续几年来对各家银行提出对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增幅、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的目标要求。
从目前各家金融机构汇报的情况看,今年以来,我省各金融机构在“两个不低于”指标方面,并不尽如人意。王一新指出,各家股份制银行完成得最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少只做到一个“不低于”,山西本地金融机构完成得不好。王一新强调,各金融机构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各项政策,把政策落实到位。这不仅仅是经济工作的要求,也是我们的政治责任。
关键词:信贷工厂
自去年以来,浦发银行推出了面向小微企业的创新融资服务——“信贷工厂”,从而彻底改变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策略和模式。
浦发银行太原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信贷工厂是浦发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一套专属授信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实现了小微信贷业务工厂式的批量化、标准化、集约化管理,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评级授信模式,因地制宜,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了评分卡风险计量模式,提升了贷款覆盖率和获得率。
关键词:互助合作基金
针对小微企业担保不足的问题,民生银行太原分行设立了“小微企业互助合作基金”。
互助合作基金以“自愿互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原则,符合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客户,只需缴纳一定金额的保证金和风险金,为基金成员在民生银行的贷款提供担保。互助合作基金体现了“大数法则”,当基金成员数量越多,基金规模就越大,就越能发挥抵御风险的作用,贷款发生风险时,基金成员仅按照缴纳基金份额承担损失,实现了风险分散的原则。到9月末,民生银行太原分行互助合作基金成员6516余人,以互助合作基金担保方式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额达到58.33亿元。
关键词:拉链拓户工程
充分依托大客户众多的优势,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围绕109户优质国内贸易融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开展拉链拓户工程。
通过与大型核心企业的资信捆绑,为上下游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注入资金。今年仅太钢、太重两条上游供应链就拓展中小微企业97户,挖掘专业市场、协会、产业基地、无贷结算户等现有客户资源,做好与工商联、商会、物流监管和仓储运输等部门的对接协调,批量获取中小微企业客户资源。办理了长治凯丰、吕梁红枣加工、忻州定襄法兰等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贷款业务,拓展了长治医保定点药店民生领域集群贷款业务,走出了批量拓户和集约发展的路子。其中,为长治20个医保定点药店、忻州定襄法兰集群20户小企业、吕梁红枣加工集群15户小企业发放贷款5亿元。
关键词:“裸贷”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晋城银行依据不同地区与行业的小微企业风险水平,按照收益覆盖风险和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合理确定小微贷款的利率水平,小微企业除利息外,无需支付任何其他费用。比如在通过人民银行进行客户征信查询时的查询费用,均由外行代为客户交纳,仅2013年该行支付的征信费用就达61万元。
关键词:打破抵押崇拜
针对小微企业因缺担保、少抵押而导致的融资难问题,尧都农商银行引进德国“双人调查、自制财务报表、快速审批”的微贷技术,通过不看报表流水、不看抵押看技能、不看公司治理看家庭治理,主动上门调查服务,客户经理运用微贷技术自己编制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最大限度打破抵押崇拜,破解担保难题,实现了微贷业务向微贷金融的转变。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