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焦企:在上下游夹缝中煎熬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5/24 10:37:16
5月16日,省焦化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我省焦炭产量占全国比重首次跌破20%,从第一季度运行的数据来看,下降势头仍将继续。
今年1月~3月,我省焦炭生产总量为2070.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占全国焦炭总产的19.2%。其中,3月份焦炭产量为704.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3%,环比增加5.4%。产量虽然因需求恢复有所增加,但我省焦炭全国占比滑落至历史新低18.3%。
“产能释放不足、煤焦生产成本倒挂及盈利水平堪忧等三大问题困扰着焦炭企业。”省焦化行业协会有关人士表示。
自去年四季度钢市大跌之后,煤—焦—钢产业链仿佛一下子坠入冰冻期。没有了冬储暖市的阳光,也失去了开春时节需求回升的希望。即使4、5月份跨入传统旺季,市场表现依旧不温不火,终端需求恢复缓慢,销售信心脆弱,悲观情绪笼罩着整个市场。
“焦化企业限得住产量、却挺不住价格,经营始终在窘境中煎熬,坏日子似乎一眼望不到边。”对未来的市场发展,一位业内人士显得忧心忡忡。
为尽快摆脱行业困境,加快推进焦化行业整合重组工作,省焦化行业协会联合省焦炭集团,于4月中旬先后对我省六大产焦区的173家企业,就2011年全年及今年第一季度的运行情况进行摸底、调查。通过调查,我省焦炭企业面临三大突出问题:产能释放严重不足,尤其是产能在60万吨/年及以下的焦化企业,2011年全年的产能释放不足40%的相当普遍,今年第一季度山西焦化行业产能利用在54%左右;煤焦倒挂成为常态,受上游煤炭企业议价能力强以及资源供给瓶颈约束的影响,炼焦煤价格尤其是山西炼焦煤价格居高不下,使得焦化企业生产成本与产品售价长期倒挂;焦化企业盈利能力堪忧,由于需求不振,钢企采购频频压库、压价,焦炭企业饱受上游炼焦煤以及下游钢铁的双重挤压,吨焦亏损100元~200元的焦化企业比比皆是,行业平均亏损幅度和亏损面积的有增无减,使得山西焦化行业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记者从省焦化行业协会了解到,在煤—焦—钢产业链利润分配上,煤炭行业利润率最高,钢铁行业次之,焦化行业最为微薄。
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钢铁业出现新世纪以来的首次全行业性质亏损,一季度行业亏损额达10.34亿元,亏损面达33%。下游钢铁行业的全面亏损,昭示着以需求为导向的焦化企业,2012年将会面临更为艰辛的考验。记者获悉,从5月1日起,河北钢铁集团下调焦炭接受价20元/吨;山东日照钢铁5月12日起,再度下调二级冶金焦采购价30元/吨。
“经济增速放缓、地产调控持续深入、产业实体运营下行风险加大等因素,使焦化市场及产业链上下游行业间的竞争、博弈更趋激烈,更显白热化。在目前上游炼焦煤市场偏弱运行,下游钢铁市场需求难以有效放大的背景下,5月份山西焦炭市场仍将保持弱势盘整运行格局。”省焦化行业协会有关专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