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为使节能目标能够落实,除每五年确定节能任务外,每年都要对各市节能目标进行量化,对重点耗能企业更是时时监控,丝毫不敢放松。今年起,为切实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节能降耗,我省决定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与全国看齐,与同行业看齐,“追加”自身对节能的紧迫度,对企业节能再加一道“头箍”,从而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与全国同行对比找差距
我省是能源消费大省,煤炭、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电力等七大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量的95%,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80%左右。“十一五”期间,虽然我省万元GDP综合能耗由“十五”末的2.89吨标准煤降至2010年的2.235吨标准煤(按2005年可比价计),但万元GDP能耗绝对值在全国排第27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6倍。从主要产品单耗来看,“十一五”末,我省水泥综合能耗、火电机组供电煤耗、吨钢综合能耗、铝锭综合交流电耗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4%、3.3%、16.7%、3.0%,主要产品单耗与国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是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标杆,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实践活动。
‘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我省的节能目标是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16%,全省节能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通过开展能效对标活动,与全国同行对比找差距,有利于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确保完成全省‘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省经信委有关人士分析说。
能效对标迫使企业“使劲”
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通过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更能使企业找到薄弱环节,迫使其加大投入促进转型升级,使主要行业能耗、部分重点产品单耗水平绝对值位置不断前移,走在全国前列。
我省将以钢铁、有色、建材、电力、化工、焦化、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中的重点用能企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同时结合我省实际,前期在对标基础较好的水泥、电力行业先行开展对标活动,其它行业陆续启动。重点树立百户能效“标杆”企业,建立起基本覆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能效指标数据库和企业最佳节能案例实践库。行业协会将定期分析和汇总本行业的企业能效对标活动进展情况,建立和充实行业内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共同促进,使到2015年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2%、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9%、供电煤耗下降5%、焦炭综合能耗下降10%、水泥综合能耗下降15%、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0%的目标顺利实现。
对标成效显著将获奖励
据了解,开展能效对标活动的情况将纳入各市和重点用能企业年度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鼓励先进,激励鞭策后进,对此次能效对标活动中主要产品单耗或主要工序(设备)能耗较上一年度相比下降幅度较大的企业、主要能效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企业,省政府将予奖励。对能效对标活动成效显著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在申报国家、省节能奖励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对能效对标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在省、市新闻媒体上进行推广宣传。各市也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有关激励政策措施,支持企业积极开展能效对标活动。
对未按规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或对标活动开展滞后的企业,予以通报批评,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不能享受国家、省有关节能资金等扶持政策,不能参与评选本年度节能先进企业和先进个人。本报首席记者 齐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