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天能公司承建的60千瓦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可为太原高新区通勤车免费充电。
6月12日,记者在省经信委节能处看到这样一张表:全省11个市分别被标注着红色、黄色、绿色的圆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季度各市节能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三种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预警等级:红色为一级,表明该地区节能形势十分严峻;黄色为二级,表明该地区节能形势比较严峻;绿色为三级,表明该地区节能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记者从表上看到,一季度,阳泉、晋城、朔州、晋中4个市预警等级为一级;忻州、吕梁2个市预警等级为二级;太原、大同、长治、运城、临汾5个市预警等级为三级。
“经国家初步审定,今年一季度我省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07%,与全年预定下降3.5%的节能目标相差0.43个百分点。”这表明,用能大省山西的“十二五”节能之路并不平坦。
回望“十一五”:
两个企业的节能之路
“多年来,潞安集团抱着只有着眼‘大循环、大转型’,才能实现‘大节能、大减排’的理念,锱铢必较抓节能,着力建设绿色新型能化大集团,已连续6年超额完成节能目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潞安集团节能处处长盛团秀这样说到。
在她的介绍中,记者对潞安的节能经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大转型”就是既要立足煤,推进绿色开采,促进煤炭产业新型化,更要延伸煤、超越煤,发展关联产业和新型产业,建设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基地;“大节能”就是既要关注跑、冒、滴、漏,更要注重源头节能、系统节能,要从生产设计、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管理运行等各环节减少能源消耗;“大减排”就是既要立足当前,抓好现有生产环节的达标排放,更要着眼长远,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尽可能吃干榨净。
为此,“十一五”期间,潞安集团顶着经济冲击的种种压力,在实施煤炭集约高效、绿色开采、大力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的同时, 安排节能技改资金12.733亿元,实施矿井工况设备变频调速改造、矿区电网优化改造、集中供暖改造、洗煤厂模块化改造、储装运系统优化改造等五大类设备系统节能改造,积极推动十大节能改造工程,共改造160多个节能项目,年可节约10万吨标准煤。同时,积极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先后于2007年10月31日关停年生产能力24万吨的漳村煤气化厂、2008年提前关停了公司发电厂8#、4#炉(配套3×6000千瓦机组)、2009年关停了公司水泥厂、2010年9月关停了公司发电厂1.2万瓦发电机组。
“‘十一五’期间,潞安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了38.46%,主要产品生产节约能源43.21万吨标煤,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节能任务。”盛团秀自豪地说。
与潞安集团的节能之路有所不同,“十一五”期间,霍州煤电受益于合同能源管理这一市场化节能机制。
“我们与霍州煤电签订的合同是年节约煤耗104万元,第一年实际节约122万元。”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服务及节能增效部总经理林豪对记者说。
企业仅自筹510万元,即得到1100万元的技改节能项目。2008年9月,山西焦煤集团、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南方国际租赁有限公司三方,就节能合作霍州煤电项目签约。这是我省首例由跨国公司与国内的资金联合,通过融资租赁方式,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为大型耗能企业进行节能改造的项目。
“由于节能收益高,霍州煤电准备缩短还贷期。”据林豪介绍,原先三方签订的合同为5年,现在霍州煤电准备将时间缩短到3年,提前偿还928.5万元贷款。“提前还贷就意味着,到第4年,我们会以1元钱的象征费用,将所有安装调试的节能电器设备转让给霍州煤电,按照电器设备有效使用期15年计算,霍州煤电可享受12年的全部节能效益,每年节约122万元,12年就是1464万元,远远超过投资成本。”
据测算,提前还贷后,霍州煤电从项目中可获得500多万元的利润。更重要的是,“量身订做”的节能方案和配套的设备,为企业带来的是全方位的节能体验,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它所辐射的诸如理念、管理方式、人才素质提升等方面让企 业所获得的收益更大。
回望“十一五”:
打赢了节能攻坚之战
“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了22%,全省实现节能量4000万吨标准煤;以能源消费年均6.4%的增速,创造了国民经济年均增长11.2%的佳绩,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十五”时期的0.98下降到0.57。
省经信委节能处处长薛忠晋用两组数字描述了“十一五”我省节能取得的成绩。
可以说,我省打赢了一场漂亮的节能攻坚之战。
这其中,有像潞安集团、霍州煤电这样的企业的贡献,更有政府部门采取的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措施的效果。
让我们把时间追溯到2010年。
当年一季度,全省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58%,未达到预定目标进度。面对异常严峻的节能形势,从4月份起,省政府连续召开会议,督促各市、各大企业加紧节能步伐,鼓声一阵紧似一阵。
5月省政府召开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果断做出部署安排,提出了十六项强有力的政策措施。8月,在各市适时启动实施了节能预警调控机制,明确了“科学、合理、有力、有序”的调控原则,建立了各市节能重要工作“周、旬、月”报告制度。
在最后的攻坚阶段,我省亮出一些狠招、实招:省经信委会同省财政厅,下达了第一批淘汰落后产能补偿资金,确保第三季度前落后产能全部关停淘汰,并且加强对已淘汰企业的“后管理”,防止死灰复燃;从4月到8月,针对全省范围内2008年以来各类新、改、扩、迁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专项执法监察。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的新上项目,一律不得开工建设,6月11日通告了第一批28个未进行节能评估、审查的在建和投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二季度末、三季度末节能目标实现率不足的市,启动调控方案,“铁腕控能”。此外,此轮节能攻坚战中最为强硬的措施是,节能目标“一票否决”和问责制。到“十一五”末,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企业集团和行政不作为的部门,要追究主要领导责任,根据情节严重情况给予相应处分。
据省经信委提供的数据,截止2010年12月31日,全省累计实施预警调控企业达到3762家,其中停产1389家、限产420家、限电1196家、检修81家、关闭287家,采取其它调控措施389家,减少能源消耗988.6万吨标准煤。
特别值得一书的是,“十一五”期间通过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项目、推进节能技术进步、狠抓重点企业用能、强化节能政策激励、加强专项监督检查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全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截止2010年底,全省钢铁行业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比重,由“十五”末的9%上升到21%;建材行业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量比重,由20%上升到77%;焦化行业炭化室高度4.3米以上机焦产量比重,由36.9%上升到90.6%;电力行业3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容量比重占到70%。通过优化结构,“十一五”实现结构节能1182.3万吨标准煤,对全部节能的贡献率为29.6%。
“‘十一五’的节能工作可谓波折不断,看似手腕有些强硬,但其积极的作用给山西‘十二五’乃至今后的节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薛忠晋这样告诉记者。
鏖战“十二五”:
一栋楼的节能细节
一栋楼,在节能上能有多少文章可做?6月13日,记者来到了太原市十佳绿色单位之一的国瑞大厦一探究竟。
在大厦地下一层,山西国瑞投资公司副总经理辛来阳,指着正在运行的设备告诉记者:“这是为大厦夏季供冷、冬季供暖,并全年提供热水的污水源热泵系统,是一种绿色能源技术。”
位于平阳路的国瑞大厦,有省国资委、山西证监局、山西电监办、太原国资委等十几家单位在此办公。2005年8月动工修建时,由于集中供热辐射不到,为解决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的难题,山西国瑞投资公司在充分考察之后,结合大厦位于平阳路城市污水主干涵经过路段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生污水水源热泵技术。
在辛来阳的指点下,记者看到,一根900毫米粗的管道将污水引到污水源热泵机房,“污水水温年平均在16~18℃,通过防阻机、冷热换能器、水源热泵等‘转’一圈后,它的能量就被‘汲取’,再通过阀门就可以将冷气或热气供应到大厦。”
记者了解到,通过几年来的运行,这一技术的节能优势已经显现:夏季供冷室温可达18℃至26℃,冬季供暖室温可达20℃至26℃,而且热泵可根据室内外温差自动做出调整,运行费用比燃气、燃油费用低两倍,运行成本低于目前城市集中供热和区域供热价格。水源热泵机组除消耗适量电能外,不消耗任何不可再生能源,每年可节约标煤1万吨。
2011年底,他们又对污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进行节能改造,提高了热泵机组系统水与中介水的换热效率,提高了机组的工作效能,减少了能源消耗。
电梯是高层建筑必不可少的设备。辛来阳告诉记者,大厦安装的是高效节能型电梯,变频变压调速系统,能自动计算出最佳速度曲线,并对电压和频率根据速度和负载的需要,连续不断的逆行调节,降低了电梯电流和机房设备发热,可节电30%以上。
大厦的给水采用具有节能专利的自来水增压系统,其特点是,当自来水压力能满足用户用水要求时,增压泵通过变频控制处于休眠状态;当自来水压力达不到用户用水压力时,水泵可以在自来水原有水压的基础上叠加增压,差多少补多少。余压的充分利用,从而使起泵次数减少,节约电能达30%-90%。
在国瑞大厦的每个楼层,都有一台电热水器。辛来阳说,这是一种“智能型”热水器,水煮开之后,自动注入保温水箱,不用重复加热,能源损耗率极低。
在大厦的地下停车场出入口,记者看到一个新盖的房屋,很是奇怪。“这是对设计缺陷的补救。” 辛来阳说,地下停车场出入口是朝向西方的,每到冬天,呼呼的西北风便灌了进来,地下一层和一层大厅的温度极低,盖了这个房屋之后,使 停车场出入口改为朝南方向,风进不去了,节能的效果也就体现出来了。
此外,外墙保温采用岩棉材料,窗户是塑钢加中空玻璃,照明是节能灯具灯具……一路采访下来,记者不由地感叹到:节能细节无处不在。
鏖战“十二五”:
众志成城过难关
“十二五”如何在保证全省GDP年均增长13%和GDP总量实现翻番的同时,确保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16%的目标?如何在转型中促节能、在跨越中促降耗?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和节能降耗的平衡?
“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薛忠晋说。
站在省引黄管理局办公大楼的12层,透过窗户向楼后望去,6栋宿舍楼中的2号、3号楼楼顶上,安装着整齐的太阳能板。
“我们其实没做多少工作,主要是从办公节电、节水,宿舍使用太阳能这些细微之处来节能的。”省引黄管理局行政处处长张权对记者说。
2011年省委、省政府号召机关单位带头节能来带动社会节能,省引黄管理局是参加活动的20家机关单位之一。今年年初,有关监测中心为大楼安装了可实时监测的电表、水表,节能效果如何,年底可见分晓。
“两个楼顶的太阳能板就足够6栋楼居民的采暖与洗浴,去年我们还为宿舍楼外墙全部加装了保温材料,冬季一层住家的室温由原来的16度提高到了21度以上,效果很好。另外我们下属的朔州、忻州办事处的办公楼也安装了太阳能板。”
记者随意走进了几个办公室,看到,原设置安装3个灯管的灯箱内,只安装了1只节能灯管。这么大的单位,在照明这么小的细节上还这么“抠”。
公共机构节能只是我省采取的应对措施之一。在薛忠晋看来,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80%的工业领域,仍将挑起我省节能降耗的重担。
而经过“十一五”的节能攻坚战,技术节能已经没有很大潜力可挖,走结构节能之路才是最佳选择。
我省产业结构畸重,201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9.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仅为3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煤炭、冶金、焦化、化工、建材、电力等6大高耗能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左右。这种单一偏重的产业结构,对我省节能工作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为此,我省明确了节能工作重点:
一个核心:能效对标,用标准来约束能耗水平的提升。到2015年,原煤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2%,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9%,供电煤耗下降5%,焦炭综合能耗下降10%,水泥综合能耗下降15%,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5.17%。
着力实施“三控”:在控制万元GDP能耗强度的基础上,探索实施调控电耗总量和能耗总量相结合的节能目标考核体系。
同时,大力实施千项重点节能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树立百户能效“标杆”企业、积极培育壮大百家节能服务公司、加快建设十家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
抓“大”亦不能放“小”,2011年,我省首次将宾馆、学校纳入了节能监管范畴。
6月7日,在工程部经理马荣贵的陪同下,记者来到迎泽宾馆的心脏部位--地下一层的机房重地,整个宾馆的给排水、用电、中央空调等设备就分布在地下楼层的若干个房间中。
住在这个五星级酒店的宾客可能不知道,卫生间内的喷头、洗手池水、冲马桶水、及它们各自的下水,都走得是不同的管道,90%以上的原水都被回用了。上水两趟管道,分别进喷头、洗手池和马桶,下水又是两趟,喷头、洗手池的下水被作为中水回收再利用,一部分流回冲了马桶。
“我们宾馆是全省第一家采用中水回用系统的单位,早在1998年,就安装了系统设备。”马经理说。
宾馆是为宾客提供最优服务的地方,如何在保证消费者一切所需的基础上,节约能源为企业创造效益,迎泽宾馆做了很多工作。他们先后进行了多次天然气冷凝水封闭回用技术改造,在物价逐年上涨、宾馆客源连年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天然气使用由2007年的一年900万元,减少到了现在的600万元。节电方面,制定了严格的企业用电管理制度,具体到了每个岗点每个人,强行执行。不久前,迎泽宾馆又被评为“五叶级”全国最高级别绿色饭店。
如今,在山西,上至省直机关,下至企业、宾馆、学校、居民社区,都将节能作为自己的一种“本份”,全省已从制度节能、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发展到了全社会共同节能。正是有了全员参与、众志成城的“集团节能战略军团”,我们相信“十二五”的节能攻坚战又是一场胜利。本报记者 齐泽萍 王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