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本市场正在成为山西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金融领域,成为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2008年起,我省资本市场融资逐年上升,今年上半年更是创下历史新高,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同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也成为企业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
规模实现“四级跳”
据了解,从2008年到2011年,我省资本市场融资规模分别为209亿元、493亿元、602亿元、716亿元,实现了“四级跳”。特别是2011年,我省资本市场更是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通过新股发行、定向增发、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多种渠道,全省资本市场直接融资598.09亿元,接近600亿元大关,可拉动银行贷款1800亿元。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其中,公司债券获批135亿元,实际发行45亿元;企业债获批103.5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是前4年发行量的总和,成为我省企业债券发行史上的最好成绩,发行总量跃居全国第5位。同时,票据融资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全年通过发行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共计融资352亿元。
今年2月15日,在省发改委和山西证监局联合举办的全省资本市场发展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我省资本市场2012年的目标确定为,资本市场融资保证1000亿元,争取1300亿元,新增上市公司5家,争取8家。
但是,今年A股市场低迷,股权融资遇冷,我省上半年没有一家企业上市,股权融资面临巨大挑战,仅在3月6日,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增发49亿元。令人高兴的是,严峻形势下,我省运用各种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在债券融资上下起了功夫,取得了发行各类债券302.6亿元的好成绩。
记者从省资本办了解到,今年截至6月底,全省资本市场融资实际发行总额达351.6亿元,同比增长62.85%,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0位(去年同期排名第16位),为转型跨越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增量资金支持。
方式更为多样化
据了解,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就是不通过金融机构这个媒介,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其融通的资金直接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间接融资则是通过金融机构这个媒介,由最后借款人向最后贷款人进行的融资活动,如企业向银行、信托公司进行融资等等。相比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方式和手段更多,包括新股发行上市、上市公司配股、上市公司增发、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创业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融资等。
山西证监局局长孙才仁在全省资本市场发展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增速高于间接融资增长,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主要增量支持,这将是未来一个时期金融市场常态。他说,直接融资方式手段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企业发展需要,具有政府投资、银行信贷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今后地方经济活动一定取决于资本市场发达程度,山西省巨大存贷差将主要靠资本市场机制实现就地转化。
运用多种融资方式,我省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大展拳脚。截至目前,已有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公司债,融资25亿元,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共发行企业债融资45亿元,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发行中期票据融资74亿元,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共发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融资100亿元,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公司共发行短期融资券融资58.6亿元。
实现融资的20家企业中,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成为上半年的融资“明星”,通过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等融资115亿元。
给企业带来好处多
记者登录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主办的中国货币网,在“信息披露”一栏中查阅了多家公司的债券募集说明书。在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募集说明书上,记者看到,该公司发行本期中期票据所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公司及下属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金,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财务成本。从具体用途来看,约60%的资金将用于补充公司经营性流动资金需要,包括现有新建煤矿投入及联营兼并煤矿技改投入后需要投入的运营资金,以保证实际生产、各项经营业务的正常顺利开展与进行。
约40%的资金将用于偿还公司本部现有银行贷款,以改善公司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增强公司竞争力。记者又查阅了该公司发布的2012年一季报,阳煤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5.59亿元,同比增加26.7%。数据表明,融资对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了展现。
在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2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说明书上,记者同样看到,该公司发行本期短期融资券所募集的资金,一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另一部分用来偿还银行借款,这可以使公司逐步摆脱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的局面,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改善融资结构,提高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
由此可见,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融资,一方面可以解决自身资金使用需求,达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增强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展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降低经营成本。融资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
全省资本市场发展暨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提出,2012年,我省将建立“绿色通道”,及时解决企业上市和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扶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还要加强上市公司规范管理,鼓励支持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可转债等形式,扩大再融资规模。今年,我省资本市场融资的脚步将走得更快,更稳。本报记者 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