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版头条头版头条

焦炭市场:柳暗花明亦或昙花一现?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7/26 9:17:20

图为沁新焦化厂

    7月上旬,国内焦炭价格从月初的每吨1600多元一度上涨至每吨1790元,反弹幅度让许多业内人士大跌眼镜。与此同时,省焦化行业协会发布的焦化行业经济运行动态分析报告却显示,上半年,我省焦化企业亏损面超过70%,日子很难熬,成为全省工业领域中亏损最严重的行业。面对这样的现状,让人不禁发问——

    自7月份以来,焦炭走出一波反弹行情,从月初的每吨1649元上升至每吨1790元,反弹幅度超过8.55%,成为市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这是由于政策宏观面上有所提振,再加上市场资金的推动,使得焦炭价格快速上涨,但从近期表现来看,这波反弹的可持续性并不强,鉴于目前下游国内钢市依旧低迷,且需求前景缺乏改善预期,在“金九银十”旺季来临之前,焦炭市场疲弱之态难以出现转机。
炼焦煤深陷弱势泥潭
    “近段时间,炼焦煤市场的下游需求始终不理想。在此背景下,我省作为主产区,保价限产力度加大。”省焦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孟海贵表示,目前我省主焦精煤的降幅普遍在每吨100元,肥煤的降幅为每吨60元,“国内市场也基本如此,安徽市场淮北肥煤下调110元每吨,三分之一焦精煤则每吨降价90元,调价幅度更大。”
    数月以来,受国内需求疲弱因素制约,焦煤价格始终萎靡不振。随着煤价趋势明朗化之后,进口贸易商的压价抛货现象愈发频繁。但即便如此,国内主要港口焦煤去库存进度仍不理想。
    “其实,今年以来降价热潮一直延续,6月份大厂频频下调出厂价格之后,7月份又再度进行调价。”孟海贵分析,从降价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来看,企业对后市的表现并不乐观。进口炼焦煤市场也因为国内市场的不理想,进口量比前期有所回落,加上压港导致部分积压的煤开始出现变质,使得贸易商抛货现象严重,因此短期来看,摆脱这种疲软格局仍需时日,炼焦煤企业“保价限产、以销定产”的政策还将持续。
    此外,尽管当前部分港口焦煤尾货报价已跌至1000元每吨,但依旧面临“有价无市”的局面。面对惨淡的需求预期,后期国内焦煤供需结构难有大的转变,而价格优势逐渐淡化的进口炼焦煤也将维持弱势下行的姿态。
焦炭出厂价被迫跟跌
    近日,省焦化行业协会发布的《山西焦化行业经济运行动态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焦化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不及60%,焦炭产量呈负增长,企业亏损面达72.5%,行业同比增亏约27.6亿元,成为全省工业领域中亏损最严重的行业。
    报告同时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初步统计,我省累计生产焦炭4000余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占全国焦炭总产量的19.6%,今年产量将难以逾越8000万吨,基本缩减到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7月17日,我省各地焦炭价格均有所下调,河津二级冶金焦1480—1500元每吨,准一级焦炭1600元每吨,一级冶金焦车板含税价1700—1730元每吨;长治一级冶金焦车板含税报1710—1720元每吨;吕梁特级焦出厂含税价1825元每吨,一级冶金焦1750元每吨,准一级1700元每吨。
    省统计局能源处专家分析称,造成焦化行业景气度下降、行业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归结于两个方面:内因是焦 化行业自身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行业集中度低、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问题;外因则是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煤—焦—钢整个产业链均陷入低迷。“今年以来,一向坚挺的主焦煤资源因需求不佳,价格下滑,同时,产业链上下游议价权利已开始向买方倾斜。目前,焦化企业均出台限产扭亏措施,我省部分企业限产幅度高达60%左右。”这位专家表示。
    据悉,上周国内华东以及河北地区大型钢企对一级焦炭采购价每吨下调了75元,而山东日照地区和江苏张家港地区的钢企则连续两周下调二级冶金焦采购价每吨70—80元。受销区焦价下跌拖累,作为主产区的我省,焦炭出厂价被迫跟跌。然而,即便焦炭价格已触及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水平,但钢厂采购积极性依然较弱。
  据省焦化行业协会预测,今年三季度,焦炭市场的两大指标—焦煤支撑和钢材需求均尚无起色,因此7—9月份国内焦炭市场主流以稳为主,局部不排除还会有小幅补跌现象。同时,受高额关税影响,焦炭出口市场短期亦难有转机。

  钢市步入需求淡季

    焦化行业景气度下降,下游钢企的日子也不好过。中钢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下旬,国内重点大中型企业粗钢日均产量为165万吨,环比6月中旬下降0.32%。虽然,由于中小钢厂减产导致产量有所下降,但总供应量依旧维持高位,加上钢材市场需求淡季的到来,钢企去库存化进程将愈发艰难。
   “上半年,作为产钢原材料的铁矿石和焦炭价格均出现明显回落,但并未激发钢企的采购热情。”省乡镇企业焦炭供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学红表示,目前北方高温现象持续,南方雷雨天气增多,国内各地的建筑工地开工率均受到影响出现下降,导致夏季用钢量降至年内低点。
    记者获悉,为了适应季节性弱势,近期宝钢再次率先下调其8月主流产品的出厂价。沙钢、永钢、中天等钢厂在7月上旬出厂价格下调30—40元每吨后,中旬出厂价下调幅度再度加大,其中螺纹钢、线材等每吨下调70—120元。龙头钢企连续几个月下调钢价,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国内钢材市场需求低迷的现状。
  记者发稿前,铁道部又发布消息称,今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1777.51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为1487.06亿元,同比降幅达四成。此外,煤化工产品、钢材产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房地产业相关的,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导致了煤—焦—钢整个产业链的价格走低,后期钢市需求难有回升可能。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前期焦炭期货资金推动明显,前20名多头持仓量陡增,因此一度改写焦炭长期净空头的局面。但随着期货现货价差的缩小,焦炭期货市场又重返空头势力主导的行情。短期来看,焦炭在上游焦煤保价限产,成本支撑减弱,下游钢材市场的淡季逐步到来,购焦需求疲软,因此,前期反弹行情或将难以持续,焦炭后市将维持振荡盘整的格局。本报记者 王蕾 实习生 张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