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版头条头版头条

提升中国煤炭业国际市场话语权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8/8 9:49:48

    尽管没有纽约证券交易所那种热闹欢腾、人声鼎沸的场面,但从今年2月23日开始,我省的煤炭交易已彻底告别面对面的谈判方式,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俨然已成为国内最热闹的煤炭交易中心之一。一张无形的交易大网已在交易中心的交易大厅铺开,将对国内甚至国际的煤炭市场产生影响。
    近期,在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持研发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以下简称“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即将发布。作为产煤大省,我省发布这个价格指数有何意义?该指数的表述方法能从多大程度上反映出煤炭价格的变动情况?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了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并对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入采访。
    研发目的:通过煤炭价格指数,短期反映煤市变化,中长期反映煤炭供求关系和煤炭成本变化等综合影响
    提起与煤炭有关的价格指数,不少人都知道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CR中国动力煤价格指数等,那么中国(太原)煤炭  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又有哪些特点呢?
    “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是全国首家主产地煤炭价格指数。”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告诉记者,该指数旨在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山西煤炭市场价格变化的走势和平均变化幅度,具有发现并预测煤价涨跌等作用。
我省某煤矿一位负责人表示,该指数将成为交易商在我省采购、结算的价格依据,从而促进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网上交易与撮合。
    短期内能反映煤炭市场环境的实时变化,中长期能反映煤炭供求关系与煤炭成本变化等综合影响——本着这样的研发目的,2011年2月,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与中国煤炭资源网合作,成立了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课题组,开始共同研发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
    “一年以来,项目组分别对国内外各类价格指数进行了深入了解,对每一个指数逐一进行了剖析与对比,并对作为标的物的产品与产地逐一进行了现场调查,征询了生产商、交易商、用户等相关人士400余人次。”曲剑午表示,项目组曾先后组织了31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专家24人,根据我省煤炭生产消费布局及市场结构的实际,设计了采价的样本、布局了采价点,构建了价格采集体系,确定了指数计算的模型和方法,完成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记者初步了解到,该指数体系由综合价格指数和分品种价格指数构成,分品种价格指数,包括山西动力煤价格指数、山西炼焦煤价格指数、山西无烟块煤价格指数、山西喷吹煤价格指数四个分指数,综合价格指数是各分品种价格指数的加权价格指数。
    专家意见:对于服务山西省煤炭经济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就在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发布不久后的7月21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邀请了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有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邓郁松、省政府政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复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副理事长杨显峰、青岛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雷仲敏等国家及省内知名专家学者,召开了“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方案研讨会”,对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讨。专家们普遍认为,该指数设计方案的数据采集体系基本完整、方法科学。
    几位专家表示,研发“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对于服务我省煤炭经济、发现并预测煤价涨跌和判断我省煤炭市场未来走势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而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作为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家全国性煤炭交易中心,有责任也有义务发布权威性的主产地煤炭价格和价格指数。
    与会专家还针对如何改进设计方案、充实完善指数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张有生表示,应突出“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与国内外其他区域性及综合性煤炭价格指数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其产地特色和服务功能,使其真正起到活跃市场,助推交易中心建设与发展的作用。
    邓郁松提出,做好煤炭价格指数的宣传发布推广工作十分重要,这样才能保证价格采集体系及指数分析体系的完整性、专业性、长期性和稳定性。同时,要明确服务的目标群体,并建立数据维护长效机制,保证价格指数的实用性。
    张复明强调,要深入研究论证煤炭价格指数在采样品种和价格类型选择、基期确定、权重分配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科学性、严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务求指数编制及时、正确,与市场实际价格变化趋势和幅度基本吻合。
    未来动向:精益求精地优化指数模型和计算方法,建设专业的价格指数分析团队
    记者了解到,自今年2月23日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启动运营以来,共有164户交易商完成注册入驻。截至6月30日,该中心完成挂牌交易580笔,交易量807.4万吨。其中,成交576万吨,交易额达47亿元。
    面对越来越多的交易商,越来越庞大的交易量,“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下一步的工作目标也渐渐明确:进一步确定“交易中心煤炭价格指数”的功能定位和现实作用,不断优化价格指数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务求价格指数更加直观、  准确和权威,达到反映市场价格走势和提前预测价格趋势的作用。
    “市场是不断波动变化的,我们会充分考虑我省煤炭资源的地域特性、煤炭的运力以及资源的稀缺性等因素,根据煤炭生产、消费布局的市场发展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选取样本,不断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曲剑午表示。
    煤炭交易中心信息部部长宋晋平透露,随着煤炭现货交易量的日益增加,相关的信息集聚规模也日益庞大,交易中心将考虑增加煤炭主品种的价格分指数,发布权威价格信息,为交易商提供高端的信息服务,使交易商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交易中心煤炭现货交易情况,“这样不仅能帮助交易商规避风险,还能吸引新的煤炭生产、消费和经营企业入市,提高交易中心在国内外煤炭交易市场的公信度和影响力。”
    记者获悉,针对如今市场化价格指数易造成人为因素影响的指数失真问题,研究组还将通过加密布置价格采集点、增加采集样本数量、细化采集方案等方法,来保证采集价格的实时性和准确度。同时,还将采取试运行的方式,检验数据采集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指数编制是否及时、数据校验是否符合市场走势,让整个系统更加完善。
    曲剑午表示,今后,交易中心还将组织国内外专家召开评审会和发布会,确定我省煤炭价格指数的发布渠道、发布周期和推广方案,建设专业价格指数分析团队,从宏观上指导我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价格指数体系,提高我国煤炭工业的市场定价能力和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本报记者 王蕾 实习生 张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