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周期间,皇城相府景区共接待游客67.66万人次。本报记者 王昕 摄
本报太原10月8日讯(记者 栗美霞)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248.48万人次,同比增长 43.7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3.98亿元,同比增长67.08%。其中,过夜游客850.13万人次,同比增长49.18%;一日游游客1398.35万人次,同比增长40.66%。
全省旅游消费调查结果显示,旅游者对我省重游意愿指标的评价普遍较高,旅游体验很满意的占70.4%,一般的占22.2%,不满意的占7.4%;对山西的印象非常好的占63%,一般的占36.9%,不好的占0.1%。
从11市运行情况看,接待量居前3位的是晋中、太原、运城,分别为435.8万人次、347.4万人次、275.58万人次;接待量增长幅度居前3位的是:晋城、朔州、吕梁,分别为81.74%、73.57%、54.37%;旅游综合收入居前3位的是晋中、太原、晋城,分别为34.8亿元、25.35亿元、17.96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增长幅度居前3位的是朔州、大同、晋中,分别为106.35%、98.92%、95.49%。
纳入全省假日旅游统计预报的37个重点旅游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97.33万人次,同比增长35.57%;累计实现门票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66.74%。接待量位居前5位的是:绵山、皇城相府、乔家大院、平遥古城、五台山,接待量分别为67.7万人次、67.66万人次、66.90万人次、60.12万人次、54.10万人次;门票收入位居前5位的是:皇城相府、五台山、芦芽山、绵山、平遥古城,门票收入分别为4661.18万元、4281.10万元、2844.40万元、2681.80万元、1984.82万元。
黄金周期间,全省共接到旅游投诉49起,通过省、市旅游局的共同努力,49起投诉目前已全部结案。
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本次黄金周呈现如下特点:
——主题旅游活动丰富,形式多样。
黄金周期间,我省各重点景区纷纷推出了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为广大旅游者奉献了一场“旅游盛宴”。据不完全统计,长假期间,全省各市共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50余个。太原市的晋祠景区举行了菊花文化节、婚纱摄影主题展和诗歌征集评奖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大同市举办了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百人万幅书画展、城墙赏月等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和八方游客;临汾市推出了魁星点斗、威风锣鼓、孝感天地等特色实景演出。这些活动的举行丰富了游客的游览内容,增强了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性。
——新老产品交相辉映,以老带新,亮点不断。
长假期间,我省各市在主打传统老牌旅游产品的同时,注重了新兴旅游产品的推出。朔州市推出的杀虎口、金沙滩、清凉山、乌龙洞等景点,都是备受自驾游游客青睐的目的地;忻州市除传统的龙头景区五台山外,着力打造芦芽山和雁门关等新型景区;晋中市在“十一”期间推向市场的线路产品达40条之多,乌金山、石膏山、红崖大峡谷等自然景区及时承载了市场新变化和游客新需求。
——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更加丰满,效益更加明显。
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旅游产品组成部分,尤其是城市周边环城休憩带在基础设施、活动项目和接待水平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在长假期间,长治市的武乡“两园一剧”推出了冲关竞技游戏、游击战体验、CS军事对抗等一系列休闲活动,共接待游客25.57万人次,同比增长32.35%;吕梁市的交城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共接待游客0.34万人,同比增长35.24%。
——全省普遍推出优惠措施,旅游消费热情高涨。
长假期间,临汾市的大槐树景区在平遥古城、皇城相府分别设立了咨询点,发放九折优惠券;襄汾双龙湖湿地公园黄金周期间对本地游客实行免收门票;云丘山景区9月29日进行门票全免,黄金周期间实行门票八折优惠;吕梁的北武当山景区推出了门票半价活动……多项优惠措施吸引了大批游客举家出游。
——游客消费日趋成熟,假日出游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旅游者出游消费日趋成熟。长假期间,游客出行方式呈现多元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驾游或半自助游。调查显示,74.1%的受访者选择“自由行”出游,选择“参加旅行社团队”的比例为25.9%。租车出行的占7.4%,自驾出行的占50%,很多游客拼车出行。在旅游产品选择上各取所需,长线旅游、城市周边短途游共同出现火爆场面。网络预订服务已经成为时下流行的方式。
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要继续加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旅游信息服务功能,增加旅游产品供应, 加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满足游客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