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省财政厅打出政策措施“组合拳”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10/14 9:44:42
更加注重财政收入质量,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财政持续平稳增长,为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保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积极有效地应对挑战,为圆满完成今年财政收支计划,打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组合拳”。
稳增长——全力发挥调控职能
对我省财政经济面临的形势深入研究分析后,省财政厅提出做好今年后几个月财政经济工作的三项措施。
——狠抓政策落实。对于中央和我省新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等政策措施,特别是我省出台的稳增长30条、扶持小微企业17条、支持服务业发展9条、强农惠农10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做好资金筹措和拨付工作,全力确保政策的贯彻执行和落实到位。继续抓好清费减负、结构性减税、促进消费、支持外贸发展、鼓励民间投资、加强流通业发展和稳定物价等七项重点工作,形成稳增长的政策合力,为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增添新的动力。
——支持项目建设。充分运用财政投融资手段,支持项目建设单位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推进铁路、高速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整合矿井技术改造和标志性转型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推进高校新区、保障性住房、重点流域生态治理修复等社会事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建设领域的项目建设。大力支持搭建“能博会”、特色产品展销会等更多招商引资平台,大力支持各开发区和经济园区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完善政策激励措施,鼓励各地用好资源优势、放大资本优势,扩大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园区招商成果,推动我省“项目落地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切实加快农业生产、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的项目申报节奏、项目审批速度和项目资金下达进度,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投产、早日见效。
——狠抓结构调整。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支持三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支持“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支持实施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513”工程,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推动支农项目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有效对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推动二、三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用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巩固和扩大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接替产业发展,支持打造循环链条,更好地发挥煤炭工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用好淘汰落后产能方面的各类奖补贴息资金,推动传统主导产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税收政策调节作用,大力支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材料、特色食品工业以及节能环保、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惠民生——钱要花到刀刃上
据了解,今年接下来的时间,我省财政投入重点突出,三农、教育、就业、医保、住房等民生关键环节,将得到更多的“眷顾”。同时,一系列颇具活力与长效作用的创新机制让“钱”花得更到位、更有针对性。
——在落实好既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同时,确保今年新出台的10项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各项补贴资金足额补到农民手里,确保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年度保障资金足额落实到位。
——在落实好年初预算的基础上,通过超收收入追加安排、按规定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足额计提教育资金等方式,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确保全年教育支出预算执行结果达到法定增长要求,确保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6%,切实解决好教育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问题。
——在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标资金的同时,保障两项制度全覆盖要求落到实处。保证以县级为重点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落实好就业补助、职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确保完成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的任务。
——按规定落实资金来源,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完成开工建设33.2万套、竣工11.9万套的任务,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抓收入——五大方面下功夫
为确保年初确定的全省财政收入增长15%的目标完成,全省各级财政部门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在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功夫。联合税收征管部门,采取领导带队、专人包片蹲点的办法,深入市县、深入基层,加强调研督查、协调指导工作,及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要在加强跟踪分析上下功夫。适时启动财政收入旬报制、周报制、日报制,强化宏观经济与财税收入相关性分析,强化重点市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税源监控,强化财税收入形势预测研判,及时向省政府提出对策建议,切实增强组织收入工作的主动性。
三要在维护收入预算的严肃性上下功夫。对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收入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改变。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提高预算收入指标。坚决反对层层加码财政收入任务的现象。
四要在加强收入征管上下功夫。支持税务部门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和纳税评估试点,完善大企业管理服务机制,扩大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电子缴税范围,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清理恶意欠税,防止收入流失。
五要在做实收入上下功夫。既要依法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应收尽收,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虚收探收、寅吃卯粮,坚决不收过头税。
同时,还要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坚决纠正以非税收入弥补征收缺口、加重企业单位负担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