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年产10万吨白酒项目,由中汾投资公司投资兴建,由汾酒集团出资5.1亿元、中汾投资出资4.9亿元共同组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酒业发展区股份有限公司托管经营。新公司租赁中汾投资的资产,使用汾酒集团的技术和品牌,生产杏花村系列和个性化系列酒。”
站在项目区的观礼台上,杨建峰指着下方一栋栋古典风格的厂房和车间向本报记者介绍道。
杨建峰是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酒业发展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所介绍的这个项目的占地东西长约4.2公里,南北宽约1.9公里,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酒业集中发展区,总投资达到60亿元。
目前,该项目区的硬件设施建设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部分车间已经具备开工生产条件,预计明年10月份全部投产达效。
“这个项目的建设速度是我从事企业管理三十多年来见过最快的,仅用了三年的时间。”汾酒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秋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特别提到。
如此快的速度的背后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投资者对项目的期待和信任!
这种期待和信任因何产生?
毫无疑问,是“汾酒”这个品牌!
其实,向汾酒集团抛出合作橄榄枝的还包括银基集团、粤强酒业等全国酒类超级运营商。
这意味什么?
毫无疑问,是汾酒这个品牌正在归来。
■引领清香大回归
当今,放眼国内白酒市场,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已经形成“三雄”称霸的局面,这对志在强势回归的汾酒来说是一个现实的挑战。
但挑战与机遇往往共生共存。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在饮食的口味需求上已经开始普遍由过去追求 “浓艳”向追求“清香”的方向转变,近年来白酒向“淡雅、绵柔型”转变的趋势,已经充分预示了清香型白酒的回归。
众所周知,“汾酒”是清香之祖。这既是汾酒的独特地位,又是汾酒的独特价值。目前,尽管中国白酒市场浓香型比重大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但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的强势回归,已经不可阻挡。
为纪念巴拿马万国博览会95周年,汾酒特制了95瓶“国藏汾酒纪念酒”,并委托拍卖公司在2010年9月5日进行了公开拍卖。20瓶“国藏汾酒纪念酒”共拍得3076万元,这充分说明了消费者对清香型白酒的认可。同年,11月,一瓶产于民国时期的高粱汾酒在天津拍得250万元,再创历史记录。
汾酒集团副总经理常建伟介绍说:“2011年,汾酒省内外市场的销售收入比例达到6:4,这个比例是在山西市场增长30%的基础上取得的,含金量很高,尽管这个数字离我们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却是从1996年之后的16年来,汾酒人孜孜以求的重要指标,它意味着汾酒市场16年来第一次真正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而且,老白汾酒以上的中高端产品销售占到整体的70%以上,标志着汾酒进入了价格与价值同步发展的良性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浓香型白酒处于绝对优势的市场中,以山西市场为中心,杀出了北京、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内蒙古、天津、广东等八个亿元以上市场,形成了一个 ‘清香汾酒大版块’,为汾酒进军全国市场创造了条件。”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比起酱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的不足就在于品牌的树立和打造。
对此,“汾酒”自2009年年底开始对旗下的品牌进行了全面梳理,初步搭建起了科学的品牌架构。在企业拥有的两大国家名酒中,“汾酒”是“老八大”名酒中清香型白酒的唯一代表,“竹叶青”则是国家名酒中唯一的保健酒。汾酒集团以这两个名酒为中心,构筑起以“国藏汾酒”、“青花瓷汾酒”、“二十年陈酿汾酒”、“老白汾”为主体的“汾酒”品牌架构,以“国酿、精酿、特酿竹叶青”为主体的“竹叶青”品牌架构。
2012年6月2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在北京公布了2012年 (第九届)《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在这份基于财务、消费者行为和品牌强度分析而获得的中国最具价值品牌阵容中,汾酒集团的“杏花村”品牌以73.26亿元人民币的品牌价值再次荣登榜单,较2011年增加7.77亿元,并创出品牌价值新高。
这已经是汾酒集团连续第九次入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并跻身白酒行业十强,继续领跑山西本土品牌。
■首创信仰大营销
2009年,汾酒集团的销售收入只有37.88亿元,但是到了2011年已经达到78.5亿元。相当于在两年的时间内再造了一个新汾酒。
今年,汾酒集团的销售收入将达到100亿元的目标,提前3年实现百亿预定。
如此神速的发展令业界侧目。
我们不禁要问,汾酒赶超的速度为什么这么快?
是由于沉寂多年,所以厚积薄发?还是由于汾酒集团找到了一条新的崛起之路?
“汾酒怎样才能突破传统思想束缚,以全新思维开创未来?汾酒怎样才能差异化运营市场,以独特个性成为消费者首选?汾酒怎样才能加速发展,重塑清香天下实现王者归来?这是我们必须从战略的层面思考并回答的问题。”李秋喜这样说。
毫无疑问,汾酒人思考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在探寻一条新的崛起之路。
创新和营销,被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称为企业的两个任务。
实践证明,汾酒人正以独特的方式完成这两个任务,也因此走上了崛起之路。
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
汾酒集团称之为“信仰营销”,并从战略、市场、保障三个角度,对“信仰营销”进行了18个方面的阐释。
战略方面包括:文化战略法则,把“文化”升华为“信仰”,全面准确地回答了“什么是汾酒”“怎么做汾酒”这两个根本性问题;目标法则,把过去的单一任务指标考核,转变为“任务指标、市场建设、市场管理”的联动考核;授权法则,把60%以上中层以下的干部任免权下放给了各个子公司、分厂和各个部门;边界法则,明确营销人员要提高谋篇布局、形势研判、渠道建设、价格管控、市场维护、文化营销、团队建设和掌控核心终端“八大能力”;“诚信文化”博弈法则,倡导践行诚信宣传和诚信经营;公益责任法则,促成山西省汾酒集团公益基金会的诞生。
市场方面包括:黄金分割法则,创造性地运用了二八定律和黄金分割,前者指导的是过程,后者指导的是结果;清香版块聚焦法则,初步形成了一个“八省市清香版块”;梯形产品线法则,未来汾酒的产品线要由梯形向金字塔形转变;核心圈法则,汾酒集团的领导层、营销系统的管理层、山西及环山西重点市场的片区经理及全国市场的一级代理商,构成了汾酒市场崛起的核心力量;吸引力法则,认为市场上任何厂家与商家之间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双方可获得利益的乘积成正比,与双方所需要投入成本的乘积成反比;战略直控法则,特征是厂家主导、战略直控、渠道下沉、终端拉动、模式先导、一地一策、渠道精耕;品牌活跃度法则,一改过去多年的沉寂,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动能法则,包括启动、形成、坚持动能,以及掌控动能的正确方向。
保障方面包括:营销安全法则,是针对高速发展、弯道超车、巨大动能带来的安全系数降低的情况提出的;影响力法则,所有的领导班子成员都把跑市场作为每年的必修课,大规模地传播汾酒信仰,推广汾酒理念,掌握市场动态,推动汾酒消费;大客户法则,对于大客户的管理,是汾酒快速发展、冲击百亿、实现200亿元的战略课题;服务法则,认为企业的营销、发展、利润均离不开服务。
“信仰营销”是汾酒集团的首创,是汾酒集团对中国白酒行业的一个重大贡献。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
实现汾酒“王者归来”的宏伟理想,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高素质营销团队成为汾酒集团党政领导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
目前,汾酒集团的销售人员由两年前的不足200人猛增到700多人,即将突破1000人,遍布全国31个省市,一级经销商近500家。
对如何充分发挥整个营销团队的作用,汾酒集团市场部副部长王涛说:“我们最核心的是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树立了积极主动投入工作的理念,从团队领导抓起,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动了整个团队工作态度的转变;其次是大力度地调整代理商结构,推行下沉策略,极大地调动了代理商的积极性;第三是强化责任意识,倡导用心、用情、用力去工作,同时,坚持不懈地提升营销人员的价格管控、市场维护等‘八大能力’。”
另据汾酒集团销售公司赵积灏介绍,从2010年开始,汾酒集团对整个集团酒类产品的包装设计、品牌规划、市场策划、投入策略等进行了专门管理。对山西市场,通过加强薄弱地区市场销售、强化经销商考评和淘汰、加大对窜货的处罚力度等措施,实现了掌控核心终端的目标,稳定了市场价格;对省外市场,加强对经销商的评价、甄选和淘汰,把一些优秀经销商吸引到“汾酒”销售体系中来。
这一系列有针对性措施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汾酒没有一个亿元以上规模的省外市场,而2011年亿元以上规模的省外市场达到了8个;2009年千万元以下规模的省外市场有19个,而2011年千万元以下规模的省外市场只剩3个。
■开启酒魂大时代
有人曾经这样总结说:没有酒魂,就没有中国的诗魂、画魂乃至书魂。
但是,对于什么是中国的 “酒魂”?“中国酒魂”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一个缺乏深度思考,甚至被忽略的话题。
对此,2011年8月,在“第五届中国品牌节”上,李秋喜作了《开启中国酒魂时代》的主题演讲,明确提出开启中国酒魂时代的概念,并且对中国酒魂时代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提炼,即以“振兴国酒”为核心的诚信与创新、变革与开放、责任与担当、激情与梦想。
——“振兴国酒”是指中国酒业,这个理念最早是在100多年前,针对当时啤酒、葡萄酒、白兰地等洋酒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状况,山西汾酒的大掌柜杨得龄老先生提出的“汾酒理想”。100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大格局其实并没有多大变化。中国酒魂时代,就是以“国酒振兴”为本质特征的时代。
——诚信与创新。这是中国酒魂时代的核心价值。不做诚信宣传,本身就是对消费者的愚弄。不搞诚信经营,必然会对社会和谐直接造成伤害。要进入华人以外的国际蒸馏酒市场,中国白酒必须创新,必须在保证中国白酒特色的基础上,建立与国际蒸馏酒标准接轨的“中国标准”。
——变革与开放。变革是汾酒之魂,开放也是汾酒之魂。以开放促变革,在变革中开放,是汾酒复兴的关键,也是中国酒魂时代的必由之路。
——责任与担当。担当是有很大风险的,需要一种实事求是的勇气,需要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会有代价,会有非议,但这个担当又是必须的。否则中国酒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将难以回归,也将无法重建。
——激情与梦想。酒有“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激情与梦想是酒本身具有的精神特质。中国酒魂时代,应该是激情与梦想的时代。
这些论断让整个白酒行业为之震撼。
这是汾酒人对中国白酒行业时代主题的深刻思考。
这是汾酒人对中国白酒行业发展方式的理性回答。
今天,中国白酒——这个传承千载的中华传统产业瑰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整体品牌意识日渐觉醒,并已开始叩响国际酒类市场竞争的大门。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拥有“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巨大先天资源优势的“清香汾酒”,凭借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勇气和责任,在回归“王者大位”的迅猛崛起中,率先肩负起铸就“中国酒魂”、开创“中国酒魂时代”的神圣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
李秋喜说:“中国酒魂,如果论酒,我想应该是汾酒。汾酒是中国白酒产业的奠基人,汾酒是传承中华白酒文化的火炬手,汾酒是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汾酒是见证中国白酒历史发展的活化石;汾酒文化有着诚信天下的名酒风范,白酒宗师的大家气派,坚忍不拔的英雄气概,儒雅浪漫的人文情怀,中国酒魂,舍汾酒其谁?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激情与梦想,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市场,看待现实;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激情与梦想,去完成汾酒文化的复兴,用5至10年的时间,使汾酒成为国际市场公认的‘世界第一文化名酒’;我们就是带着这样的激情与梦想,去引领中国酒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回归与重建,开启并推动一个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的、属于中国酒魂时代的新纪元。”
品牌,让企业赢得更多尊敬。
一个品牌为什么能够令人尊敬,不是因为其价格卖得有多高,而恰恰是因为这个品牌有一个诚信、自信、从容、高贵的灵魂。
汾酒,这个品牌拥有这些内涵!本报记者 屈建龙 陈刘锋 欧志强 雷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