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版头条头版头条

襄汾:投资“洼地”活水来

来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11/4 14:08:24

    今年前9个月,重点项目开工建设42个,完成投资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6.327%——
    虽然还没有到年终,但最近来自襄汾县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9月份,全县重点项目开工建设42个,完成投资逾2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6.3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39亿元,同比增长53.5%。这表明,在今年4月临汾市“项目落地年”工作启动后,襄汾的项目落地工作已取得不俗的业绩。
    “要让项目真正落地,”襄汾县委书记王国平开门见山,“我们必须着力破解项目落地难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打造投资 ‘洼地’。这样,才能以引来更多投资项目。”
着力破解项目落地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推进项目落地年工作,襄汾县实行了重点项目包联责任制,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同时,建立了“年初定标、年中观摩、年终考核”的考评制度,通过定期观摩,检阅工作成效,相互评比促进。为提高工作效率,还建立了首问负责制、首办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全程跟踪制,将与项目相关的招商、审批、供地等所有服务环节进行整合,实行一窗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做到了“跟踪服务零距离,发展环境零干扰”。
    在此基础上,创新思路,多方破解项目落地遇到的土地、资金、行政审批等难题。
    在项目用地问题上,襄汾县高效利用现有用地指标,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积极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加快完成了永固乡、赵康镇、新城镇和汾城镇等4个乡镇的土地整理项目,加快推进9个建设用地复垦和12个荒草地开发补充耕地项目,计划年内补充耕地4500亩,为项目建设储备可用土地,缓解了项目建设用地压力。
    在解决资金难题上。通过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组建襄汾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全方位撬动金融资源,为项目融回资金;积极主动为项目单位争取资金,搞好服务。1-9月份,襄汾县发改局抢抓有利时机,把“跑项目、争资金”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大跑市进省的力度,根据项目投向和产业重点扶持的相关政策,主动联系项目单位,适时做好申报工作争取项目补助资金打下坚实基础,截至9月份,共争取回中央和省补助资金项目12个,补助资金8600余万元。
    在推动项目行政审批环境进一步优化上,该县调整精简了87项审批事项,为重大紧急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在别的地方至少要10个工作日才能办下来的审批手续,在这里只要三个工作日就能办下来,这样的速度在全国也是少见的。”安徽云鹏制药有限公司襄汾分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在拿到审批手续后喜上眉梢。
    据悉,今年1-9月份,襄汾县发改局完成全县立项审批项目60个,其中审批类9个,核准类5个,备案类46个,项目涉及工业、服务业、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
拓展项目发展新空间
    襄汾是传统的焦炭和钢铁大县。现有9家焦化企业,760万吨焦炭产能;9家钢铁企业,733万吨生铁产能、584万吨粗钢产能。这些传统工业企业,是该县项目推进的两大主体和重要依托。
    但是,其中一些企业产能小,产业链短,已不适应工业新型化的要求。像焦化企业,按《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要求,产能在200万吨以下者都要在此次整合重组中被兼并。
    襄汾县委、县政府认为,《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实施,对焦化业来说既是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同时也是一次走向新生的重大机遇。为此,该县本着对这些企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了按照“产能转换、技术改造、联合重组”的思路,以骨干企业为依托,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推动现有焦化企业整合重组,提升发展空间。在保住现有760万吨焦化产能的同时,多方引导鼓励现有焦化企业,通过向外购买、同国有大型焦化企业合作等方式,努力扩大焦化产能。
    同时,有效推进钢铁产业整合。目前,完成了“十二五”优质特钢集聚区发展规划的报批,积极推进星原集团与太钢集团的战略合作,努力完善新金山、中升两大钢铁项目的生产手续,推动钢铁企业走兼并重组的道路,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经过襄汾县经信局多次与省、市经信等部门交流、沟通,集中办理了整合后的焦化、钢铁等重点项目的行政许可手续。中升钢铁有限公司1280立方高炉项目获省经信委批复;新金山特钢公司2×120吨转炉项目已经上报;强盛铁合金厂铁铸联合项目、鑫盛冶炼公司铁铸联合项目已经得到省经信委确认。
“内”“外”并举上项目
    为了让更多企业家来襄汾这一投资“洼地”创业发展,今年以来,襄汾县把招商引资作为项目建设的载体牢牢抓在手上,县委、县政府领导亲自带队赴外招商洽谈,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项目。7月23日,在2012山西临汾 (广州)经济合作暨招商推介会上,该县成功签约了丁村旅游开发、河西商贸城、干熄焦及35兆瓦发电、年产1万吨果蔬加工等6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25.9亿元;
    在9月19日举办的襄汾县经贸及旅游产业招商推介会上,襄汾与来自省内外18家企事业单位的代表签定了合作协议,总投资达到25.5亿元。这些协议涉及文化旅游开发、食品生产、铸件加工等项目。
    “在狠抓对外招商的同时,”襄汾县县长成明温认为,“我们还要眼睛向内,积极引导现有企业追加投资,延伸产业链条,转产发展农业和旅游等朝阳产业。这是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招商引资方式。”

    万鑫达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今年3月继二期10万吨甲醇项目投产后,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始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通过全力抓好年产30万吨醋酸、6万吨苯加氢、3万吨顺酐和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实现整体上市,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煤化工企业。
    山西中升钢铁有限公司,今年建成了包括一座1280m3高炉、一座180m2烧结及配套项目的二期工程,并于5月份进行联机试车。目前已形成了年产110万吨铁、120万吨优质碳素结构钢钢坯、100万吨棒材的生产能力。随后,又开始建设三期工程。其中,一座60吨转炉、一条年产100万吨的高速线材生产线、一座1280m3高炉、一座180m2烧结及配套项目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襄汾县荣世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自去年12月投产2万吨铸件机加工项目后,随后又启动了年产15万吨精密铸件改扩建项目。项目总投资35000万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完成3万吨,二期完成10万吨。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75000万元,实现利税6000万元。
    山西奥格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筹资1000余万元,启动了白灵菇工厂化生产线,完成了茶树菇、白灵菇、香菇、鸡腿菇、双孢菇、海鲜菇等珍稀食用菌无公害认证工作。工程竣工后,将成为华北最大的无公害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
    光大焦化气源有限公司投资4.6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葡萄酒及葡萄生态园旅游开发项目……
    “内”“外”并举,一个个项目落地。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投产,襄汾这一投资“洼地”对企业界家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本报记者 靳淑琴 通讯员 赵永星 周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