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版头条头版头条

山西:借政策之力抢占煤机制造高地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11/23 9:28:55

 

    在第四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我省煤机企业自主研发生产的机械装备引来众多参观者驻足(资料照片)。王蕾 摄

 

    作为一个煤炭大省,山西究竟算不算一个煤机装备制造强省?
    在刚刚举办的2012中国 (山西)国际煤炭科技与装备展览会上,不少参观者发现,参展的山西企业的确不多。即便参展,展出的大多为铸造件等基础产品,其中不少参展的山西企业只是作为代理商,其代理的产品也多是省外甚至国外产品。
    “山西的煤机制造企业并不少,就拿刮板输送机来说,在原平就有200多家,但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却非常少。”谈起我省的煤机制造行业,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刘混举显得有些无奈,“山西每年对煤机装备需求在500亿元至700亿元,而山西自己生产的产品所占比重大概只有15%左右。可以说,山西是煤机装备制造大省,但不是强省,尤其对于煤机高端产品,几乎全是国外企业的天下。”
  制造大省,却非制造强省
    “山西煤机装备制造在全国煤机市场处在第一军团位置,但并不靠前。”刘混举告诉记者,像太重煤机生产的大功率采煤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在30%左右;平阳重工生产的液压支架,全国市场占有率不到10%。相对而言,省外的郑州煤机生产的液压支架,则占到全国市场的40%。
    与规模和产值较大的国企相比,山西民营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又是另一番光景。这些企业数量非常多,但规模以上(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却非常少,尤其是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因此,低端产品的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大部分企业都出现了经营“寒冬期”。
    除此之外,困扰我省煤机生产企业的还有一个大问题——配套设备的采购。太重煤机副总工程师李秀春告诉记者,尽管太重煤机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像轴承和液压原件之类的许多配套设备大多从省外购买,还有好多配件甚至需要从国外进口。“每次打包、拆包、转运都非常麻烦,但也只能如此。”李秀春说。
    刘混举对此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比如生产刮板输送机,大功率1米以上的刮板都是进口钢板,国内和省内并非不能生产,而是生产的产品耐磨性差,容易坏。”
    看来,山西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在一些配套设备上与省外企业还有较大差距。
  奋力突围,填补省内空白
    在民营企业和小企业恶性竞争的环境下,一些国有企业和煤矿集团旗下的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反而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车间内,几条生产线齐齐开动,整个生产场面一派热火朝天。
    这家企业是2006年入驻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煤机企业,短短的6年时间,它已经由年销售4亿多元达到了20多亿元,实现了转型跨越发展。
    天地煤机销售额的大幅提升,依托的是太原煤炭科学院强大的技术研发体系。在短短6年的发展中,该公司开发研制的短臂设备、掘进机设备、无轨运输辅助胶轮车设备三大类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都名列前茅。其中,短臂设备和无轨运输辅助胶轮车设备已经摆脱了进口,全部实现国产化。
    “去年,由天地煤机牵头,我们又投资10亿元,联合唐山天地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太原组建了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设计制造公司,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生产煤矿电机自动化技术与装备、液压技术与装备、洗选技术与装备和皮带运输机械与装备,从而填补山西省煤机领域的空白。”天地煤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魏勇刚说。
    刘混举还告诉记者,2011年4月份,太重煤机收购了澳大利亚威利朗沃国际集团,实现了中国煤机装备制造企业的第一次跨国并购,也是迄今为止山西煤机装备制造业的最大一项海外并购。此外,一些煤矿集团旗下的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大多是在修造厂基础上成立的,近些年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李秀春告诉记者,山西煤机装备制造在采煤机和掘进机等大型设备制造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如太重煤机生产的采煤机,还承担了“十一五”期间科技部的千万吨级采煤机研究项目。
  战略合作,抢占发展高地
    11月2日,同煤集团、焦煤集团等省内大型煤炭集团,与太重煤机、平阳重工等省内煤机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举意味着我省煤机、煤炭两大产业合作迈出关键一步。
    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还得益于今年10月底,省经信委、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煤炭厅、省国资委、省国税局和省地税局等7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煤炭企业与煤机企业战略合作的指导意见》。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我省煤炭企业将以全省大局为重,在同质同价情况下,优先采购省内产品,同时,该《指导意见》还提出,要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机制,争取两年内,变输出产品为输出服务,力争我省煤炭企业采购我省煤机产品数量占我省煤机需求量的60%以上,其中“三机一架”等主要产品达80%以上,将山西煤炭大省的需求优势转化为煤机制造的产业优势。
    “目前,山西的大型煤机装备制造企业拥有各自的生产优势,如太重煤机在采煤机领域有优势,而太原煤科院则在掘进机生产方面有优势,各大煤矿集团旗下的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比较均衡,在好多方面都有涉及。现在看来,山西煤机装备制造企业真正要做大做强,需要好好研究的是中小企业,整合是必经之路。”在近日召开的山西省煤机企业和煤炭企业深化合作座谈会上,省经信委主任胡玉亭,这样分析我省煤机企业的现状。
    不过,胡玉亭也认为,现在看来每个大型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产品,都可以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整合起来有一定难度。煤炭企业与煤机企业作为上下游产业,互为依存,互相促进,二者“联姻”能够进一步提高双方的市场竞争力。“加上省直有关部门从完善政策、搭建平台和加强监督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煤机企业与煤炭企业深化合作,可以更进一步推动煤炭企业与有实力的煤机企业发展壮大。”胡玉亭说。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