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版头条头版头条

底部在何方 如何来救市?——写在上证综指创四年来新低之后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11/29 10:11:51

 

    11月28日,投资者在上海市黄浦区一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关注股票行情。当日,延续前一交易日弱势,上证综指再创近四年新低。上证综指收盘报1973.52点,较前一交易日跌17.64点,跌幅为0.89%。这也意味着前一交易日刚刚创下的46个月收盘新低又被再度改写。新华社发(朱岚 摄)

 

    1968.21点!11月28日,上证综指在盘中创下四年来的新低。
    27日,沪指跌破2000点进入“1”时代,收报1991.17点,创46个月新低;28日,两市继续双双低开,且全天呈现震荡走低态势,盘面热点寥寥无几。截至收盘,沪指报1973.52点,下跌17.64点,跌幅为0.89%,成交345亿元;深成指报7854.06点,下跌82.68点,跌幅为1.04%,成交332亿元。其中,361只个股创出历史新低,50只左右个股跌停;创业板指收报607.67点,创出了自2010年6月初,该指数发布以来的历史新低。
    2000点下方A股市场有多深,股市的底部在哪里?政策应不应该救市,政策如何救市?股民是逃跑还是淘宝?
    探底时间还有可能延续
    对于大盘后市走向,深圳智多盈认为:技术上,大盘对于2000点一线在多次试探之后,终于破位,股指回到了1时代。接下来,要么是大跌的开始,要么会出现破而后立行情,两种走势不能盲目猜测。目前来看,中期弱势没有变,短期探底之旅还有延续。
    股评家占豪认为,从技术上看,大盘均线暂时参考意义已经不大,因为股指一直处在所有短、中、长均线以下,股指只有向上寻求突破时,这些均线才有意义。如今向下的支撑,主要看1950点的支撑力,同时观察股指5分钟到60分钟MACD底背离的演化情况,如果能够出现多个级别的底背离共振,那么股指至少会向上冲击2000点的压力位;相反,如果1950点不见支撑,那么股指也只有到1900点关口再进行观察了。
    巨丰投资分析称,目前市场虽然仍旧在大幅的杀跌,但是权重股已经跌不动了。随着权重股的止跌企稳,短期正孕育着大好的投资时机,快速下跌后,不排除有快速拉生的行情出现。
    还有机构认为,28日两市跳空低开,早盘市场不仅没有止跌,还留下一个6个点左右的跳空缺口,成交量有放大的迹象。盘面上热点依旧散乱,农业机械早盘表现活跃,但是涨停个股寥寥,没有出现板块效应,也没能带动市场人气。短线市场已经严重超跌,反弹随时会出现。
    11月28日下午,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原桃园证券营业部高级经理卜宪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眼前的股市,让股民们深感忧虑。2000点被突破后,究竟会下挫多少?底部究竟在哪里?谁都无法预测。
    股市哪里是底部?
    股市的底部在哪?是当下市场和股民最关心的问题。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A股市场出现了显著的分化格局,一是银行股等品种,由于低估值,此类个股的下跌空间相对有限,从而意味着上证指数的跌幅不大。
    启明微博认为,目前市场进入了全面的杀跌阶段,最为抗跌的地产股,也进入了杀跌的序列当中。那么,市场要想止跌,首先急挫的这些个股要有一些分化。所以当下市场如果止跌,首先是指标股,其次是超跌的消费股止跌,但是构成筑底还需要一个过程。
    平安证券11月28日发布的研报称,年底不具备行情发动基础。从经济、货币和政策周期角度看,年底是季节性生产淡季,所以找不到做多的基本面理由;从微观层面的企业运营和政府的增值税收入增速等更加真实的指标看,仍然找不到经济调整已经结束的信号,经济复苏更可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假象,对年底不乐观。
    但平安证券却认为,明年3月之后应可期待,并说明了三个理由:一是政策必松,如果维持现有偏紧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明年一季度GDP增速很可能逼近收入倍增计划所预设的7%底线。二是政策可松,翘尾因素、食品和能源价格周期将压制明年的CPI高度。三是地产行业的巨大库存,将压制房价的大幅反弹,通胀较低和房价可控,恰恰提供了政策松动的基础。
    刘一手在微博中认为,总会有否极泰来的时候。最近一段时间地量与地价轮流出现,预示当前的调整还未结束,沪市单边成交量萎缩到300亿内,阶段底部可能就差不多了,目前大家应耐心等待企稳信号的出现。
    卜宪公认为,近期,股市从2000点附近震荡调整了一段时间之后,终于跌破2000点。而这样一个标志性的点位,也由支撑位变为阻力位。预计1800点将会成为一个支撑位,但这个点位不一定就是底部。
    山西证券分析师刘丽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前期公布的经济数据看,经济露出企稳迹象。但投资者对利好消息置若罔闻,监管层出台的各种短期的吹风政策,并未改变股市下行的趋势。市场整体估值低于2008年低点,今日两市继续下跌,恐慌性的情绪继续蔓延,个股跌势更猛。刘丽认为,短期行情仍以调整为主,何时止跌尚难预计,所有的均线参考意义较低。
    政策应该不应该救市?
    政府是否应该出手救市?在这个问题上不论在各大官网,还是热点微博上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11月28日,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财经年会现场接受财经网采访时指出,好的股市有四个基本条件:好的经济基本面、质量高的上市公司、理性投资者以及有效的监管。他表示,不鼓励政府过多干预股市,拯救股市的根本是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市场下跌得如此惨烈,是市场过度看空、过度悲观的结果。如果管理层违背市场化的承诺来救市,好不容易摆脱的“政策市”将化为乌有,等于走回头路。
    山西证券分析师刘丽也不主张政府救市。她的观点是:没有经济基本面的支撑和上市公司业绩好转,政府过多的干预股市,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目前,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平衡是投资者信心丧失的重要原因,但从前期监管层的政策来看,停发IPO的可能性不大。
    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更多的声音是希望政府出台政策出手救市。
    启明微博认为,眼下已经到了政府出手救市的时候了。按照博弈论,这个时候作为主体的管理层不救市,市场下跌的深度就更大了,整体市场转折需要多方面合力。
    著名评论家占豪与启明在微博上发表的观点一样,他认为,这种市场没有政策的非常手段救市,不可能转好,原因无非很简单,供求关系极度不平衡,投资者信心溃散得很彻底,这又如何能够让市场走强?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文国庆认为,政府有救市责任和义务。
    卜宪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政府早就应该出手救市。事实上,就目前的股市而言,接近年关,各方的资金压力较大,政府出台救市政策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政府方面应该尽快释放一个明确的救市信号,以对目前不断下挫的股市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政策如何救市?
    那么,政策又该如何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股市呢?中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提出了三点救市建议:一是暂停新股发行;二是银行业多设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将居民的部分存款转化为股市资金;三是央行降准或者继续实施逆回购,以释放市场流动性。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文国庆认为,中国股市病得不轻,现在到了给股市“输血”、“输氧”的时候了。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对救市颇有研究。他说,救市来自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来自政府层面的直接干预。由证监会组织一批资金,通过购买公募基金的形式进入市场,由证监会确定购买股票的具体品种、数量。另一个层面,是来自制度方面的间接干预。一是在股票供应量的确定上,新股发行与大盘指数挂钩,新股发行额的多与少,与大盘指数的高与低成正比例关系;二是货币供应量的多与少,与大盘指数的高与低成反比例关系。
    对于政府如何救市,卜宪公也给出自己的答案。他表示,备受瞩目的关键问题是: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新股发行的速度以及对股民的回报等,对于这些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政策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