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版头条头版头条

山西新能源产业“动”起来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3/1/17 9:35:05

    2100万千瓦,1800万千瓦,1000万千瓦。

    这是日前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对2013年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拟定的新增装机目标,而这,也将是今年我国能源发展最为具象的三组数字。

    “光伏业不能被动地熬。”国家能源委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林伯强1月12日在其新浪微博上说。在他看来,今年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传递了两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国家将大力推进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这意味着从今年开始,页岩气将正式进入发展元年;此外,国家层面开始对新能源行业救市进行加码,而且针对风电和光伏行业的问题将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行业有望回暖。

    而这两个方面,也让山西的相关产业在新年伊始看到了新的希望。

    页岩气:储量可观,前景广阔

    大力开发页岩气,已成为今年全国能源发展的基调之一。

    事实上,早在去年7月中旬,山西就召开了全省页岩气开发利用研讨会。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永平表示,那场研讨会是山西第一次大范围地讨论页岩气开发利用的相关问题,在山西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页岩气“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中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约为25万亿立方米。美国能源安全研究伙伴副总裁肯特·佩利亦表示,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对中国所做的相关研究,可以肯定中国有大量的页岩气存在。

    作为传统的能源大省,山西省页岩气的储量如何,又具有多大的开发价值呢?

    “通过研究发现,山西境内的鄂尔多斯盆地和沁水盆地都具有页岩气赋存特征。”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韩国庆说,“鄂尔多斯盆地山西有利区页岩气资源量大致为1.43万亿立方米,约为全国总储量的4%,沁水盆地为0.65万亿立方米,约为全国总储量的2%。从目前抽样监测的结果来看,这些地区的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有机成熟度、页岩脆性等相关指标都符合大规模开采的条件,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当然,作为一种新型能源,页岩气在中国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必然会面对许多亟待攻克的难题,山西亦然。

    “山西页岩气的成藏机理、富集规律等诸多复杂性决定了山西页岩气勘探开发不能简单照搬美国的经验,必须从山西的地质特征出发,系统研究和探索适宜的勘探开发模式。”作为“气化山西”战略的骨干企业,山西省国新能源发展集团董事长梁谢虎表示,国新能源将按照“资源勘察、初探、先导试验、先导生产测试、商业性开发”的模式来逐步开展工作,力争获得页岩气矿权,抢占资源先机,并通过与美国公司开展技术合作,尽快实现山西页岩气商业性开发。

    但有一个问题必须有所警惕,就是页岩气的全面推进和发展,要避免风电和光伏当年开始发展时出现的问题,要有序地发展,不能一窝蜂式、盲人摸象式地无效推进,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发展方案。“目前的页岩气‘十二五’规划还很粗糙,有很多地方亟须完善,应尽快出台各方面的相关细则,而且要针对美国发展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规避,不能放松对技术和环境的评估。”李永平说。

    “风光发电”:优势明显,条件成熟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孕育和兴起一场深刻的能源科技和产业革命,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得到了更广泛的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将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重要驱动力。

    山西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新能源之于山西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一组数据足以彰显山西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2012年上半年,我省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32万千瓦,比“十一五”末增加68%。其中:水电装机243万千瓦,增加33%;风力发电装机150万千瓦,比“十一五”末增加4倍;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1.5万千瓦,实现了零的突破。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早在本世纪初,我省就开始了光伏产业装备技术的研究,因此在太阳能发电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和资源优势,并已迅速成长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然而,去年9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启动对中国出口的所有光伏组件和部件进行反倾销调查。这项调查涉及210亿欧元出口,影响40万人就业。这,对于风生水起的山西光伏制造业也是一个打击。

    不过,记者近日从省经信委获悉,山西将以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建筑需求为引导,重点发展晶硅和薄膜为主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十二五”末,全省光伏产业将形成年产高纯多晶硅5万吨、光伏电池硅片、电池片、组件500万千瓦和非晶硅薄膜电池50万千瓦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500亿元。

    在风力发电机组的研究与制造上,目前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已开发出5兆瓦电机,正在开发的电机功率达6-10兆瓦。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已完成3兆瓦风电整机的设计制造,正在开发5兆瓦机组。按照这一速度,把山西打造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风电装备研发制造基地的条件已经成熟。

    2013年目标:消化产能,协调发展

    对外出口遇阻,对内价格战惨烈,中国的光伏行业已陷入普遍的困境。

    “中国各级政府较为看重的是就业和税收,因此扶持重点是光伏设备制造业,而欧洲各国政府看重的是环保,因此财政补贴放在了光伏发电站。这是光伏产业制造在中国、应用在欧洲的根源。”一位不愿刊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面对可说是生死存亡时刻,行业洗牌不可避免。“根据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的总体规划来看,新能源方面应该会由启动中国国内市场来解决产业滞纳问题,这很可能改变该产业的畸形发展模式,我省亦如此。”省经信委节约能源处处长张占祥表示。

    不过,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对2013年能源发展提出的三组具象的数字,其中两项就来自新能源,按照拟定的目标,今年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分别为1800万千瓦和1000万千瓦。

    记者发现,与去年工作会议提出的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对于风电,去年的方向是“积极有序发展”,而今年提出的是“协调发展”,光伏方面去年提出的是“积极发展太阳能”,而今年提出“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去年,风电行业出现整体亏损和业绩下滑,其主要原因在于风电发展前期的无序性,造成了恶性市场环境。经过一年的行业调整,目前风电最大的瓶颈在于并网问题。”山西福光风电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

    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当前风电的弃风和限电现象仍然很严重,这就要求国家层面出面协调,保证风电行业健康发展。”

    不仅是开发企业,风机制造企业也存在电网的“协调”问题,目前风机进入风电场前需要经过低电压穿越等测试,而测试只有通过国家电网中国电科院的测试才能并网,企业排队测试现象严重。

    “这就需要国家在双方之间协调,拿出可行的改变现状的措施。”秦海岩表示,“特别是风电和火电之间,要共同发展,风电不是给其他电源让路的能源。”

    光伏发电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去年以来受到欧洲对我国光伏产品双反的影响,本已处于寒潮的国内光伏行业直接步入“极寒”,对此,国家层面开始不断调整政策和规划方向。

    “从发展太阳能到提出发展分布式发电,说明国家层面对于行业开始重视并且细化行业走向,目前太阳能成本一路降低,度电成本基本接近上网电价,这将是推动山西乃至全国光伏行业市场发展的最好时机。”山西潞安太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一位负责人表示,“特别是在国外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推动国内市场的建立,也可帮助消化国内产能,特别是发展分布式发电,可以快速形成市场,形成遍地开花的局面。”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