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以往忙碌的景象相比,节前省城多家处于半歇业状态的快递公司门店显得格外冷清。 本报记者 王蕾 摄
网上淘年货,越淘越着急,不是年货不中意,而是担心下了单的年货能否在年前到家。这两天,因为快递“不给力”,网购一族有些小郁闷。
对于春节期间的快递运营,国家邮政局曾下发通知,明确要求确保春运期间邮路和快递网络的正常运行。对此,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民营快递企业近日都发布了春节运营方案,均表示春节期间继续收件派件,同时坦承春节期间快递可能会出现延误的情况。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却发现,省城多家快递公司网点已呈现“半歇业”状态,即只收件、不发件,更有甚者已经“关门休息”,目前仅顺丰、邮政EMS和宅急送三家以直营模式运营的快递公司还在正常运营。
“亲,您好,现在快递公司不收件了。我们所有订单统一于2月17日开始陆续发货哦!能接受请现在拍下哦!”2月4日,本已将产品放入网站购物车的市民崔小姐,无奈点击了取消。
事实上,每到春节,很多电商陷入了销量大、运力小的困境,尤其是长期合作的一些快递公司可能提前停止取件,让商家非常无奈。
记者向一位淘宝卖家了解到,今年自1月27日起,多家网店就已经停止办理发往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等偏远地区的订单。还有一些网店贴出公告,称2月1日起,除江浙沪之外,不再发货,而且即使是江浙沪地区,也不能保证年前到货。
“由于快递停止发货,快递日销量将较平日下降40%。”这位卖家告诉记者,虽然春节期间网店会安排客服人员正常上班,但也要等到快递公司上班后才能正常发货。根据她的经验,整个网络零售业均会因此受到小幅度的影响。
“听说节日期间快递公司会涨价,我认为这是可以理解的,大家都休息,让辛苦的快递员多挣点也是应该的。”在省城某证券公司工作的小朱表示,对于她来说,只要能正常收发件,涨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在同快递业务员的攀谈中,记者了解到,快递公司“全年无休”的承诺,让很多快递员满腹委屈。
因为所在的公司在春节期间正常营业,来自我省应县的蔡辉只能留在太原过年。而由于春节期间订单爆仓,快递员却减少了一些,他的工作压力也随之大幅增加。“虽然假期里工资是翻倍的,但是大过年的,有谁想在外地待着呢。”蔡辉显得有些委屈。
对此,山西省物流协会综合事务部部长韩建国告诉记者:“快递公司中有95%是外地员工,他们在春节都有回家需求,特别是申通、圆通、中通、汇通、韵达,这些以加盟或混业为经营模式的快递公司对员工约束力不够,所以每年春节都会形成人员紧缺,这已成惯例。”
“本地员工和直营快递比例不提高,快递行业的春节歇工还会年年发生。”省城某快递公司的负责人白女士表示,如今不少快递公司采取加盟承包、自负盈亏的经营方式,一个仓库、几个人、几部手机和几部电动三轮车就开业了,快件完全依靠人工分拣,配送采用“人海战术”,属于典型的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
韩建国告诉记者,欧美国家在圣诞节等重大节日来临时,物流业特别是快递业就不会出现“运力”紧张情况。究其原因,他们的快递公司95%以上从业人员是本地人,而在制定运送价格时已将节日因素考虑在内,同时,为了应急,许多快递公司还储备了足够的退休人员和学生作为应急人力资源。
可以看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购物的发展,快递物流业务大幅增加,同时人力成本在不断上升,我国快递业普遍存在的劳动密集型物流快递企业的洗牌和优化升级势在必行。“我国快递业应提高本地化人员比例,将加盟模式转型为以自营为主。快递企业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服务标准和作业标准,加强标准执行力度。政府也应加快法律修订的步伐,制定明确的赔偿标准,如此将倒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韩建国说。
本报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