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节就好比春节,11月11日当天就是一个联欢晚会。”这是天猫副总裁王煜磊对去年淘宝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的比喻。
就在那一天,在“全场5折,仅此一天”的口号下,各路入围电商在台上卖力地表演着“今日最低价”的好戏。且不管商品究竟是否真的打了五折,总之,随着王煜磊口中“晚会”帷幕的落下,支付宝录得总销售额191亿元,其中天猫132亿,淘宝网59亿,同2011年相比增幅超过600%。
不过,随着各大电商平台双十一大促销的模式日渐成熟,普通电商参与的门槛明显提高。从发货时限、商品价格到月成交额,无一没有严格的限制,只有排名靠前的商家才能最终入围。这也使得这场“狂欢节”中,山西本土电商的身影寥寥无几。
少人才
让全国电子商务精英狂欢的“盛宴”,为何山西电商独独落寞?
“懂网络的不懂行业,懂行业的又不懂网络。”作为较早从业电商行业、又接触过很多有意投资电子商务的“专业人士”,山西建材信息网的创始人胡俊仁认为,对于山西的电商行业,投资不是问题,商业模式也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山西做电子商务的人。
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口至少在200万,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整个电子商务生态链的诸多岗位人才需求。传统企业亟需找到路径进入电商领域,而电商卖家又亟需发展壮大,电商人才炙手可热。各种电商培训班应时应景诞生。
在山西电商2012年会上,不少电商在发言中提到,现今人力成本占据了电商企业发展成本的最高比例,而人才流失以及人才缺失的问题对店铺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记者在与我省一些一线电商和卖家的沟通接触中也发现,整个行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缺口很大。
缺“土壤”
山西省人力资源研究会秘书长王重一则认为,从根本上来说,山西其实是不缺电商人才的。
知名电商王小帮告诉记者,自2011年5月份以来,淘宝大学联合多家合作伙伴,以及数百位顶尖电商专家,在两年间走过了全国32个城市,为全国超过1.1万名淘宝电商分享淘宝店铺运营的上千条实用经验,希望以此在当地培养出更多的电商人才。
王重一告诉记者,淘宝大学正在横向联合更多优质合作机构将培训深入第一线,为最急缺的区域培育需求量最大的人才。不过,山西早在十几年前就在高校设立了电子商务专业。
可惜的是,这些学生毕业后没有就业的岗位,或者去了外省,或者自己改行。所以,山西缺乏培养电子商务“成熟”的土壤。
“从事电商们的老板,一定要善待你们的‘店小二’,他们可能是电子商务策划人才、营销人才或是创意人才,”王重一呼吁,山西的电商,首先要立足培养人才,然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吸引人才,慢慢组建自己的专业团队,“而挖一个人才,成本是很高的。”
无忧食品专营店的总经理王华虎也认为,人才只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同时解决好上游厂商的整合和下游市场的拓展,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照样会失败。
短交流
除了人才、环境这些客观因素,习惯“单打独斗”的主观因素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山西电商的成长。长期以来,山西电商只管闷头做自己的生意,同行间很少有认识和交流的机会。
没有交流就无法学习,无法学习就无从进步。看着沿海发达省份电商风生水起,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电商也跃跃欲试,山西电商的行路者坐不住了。晋老西网左燕庆、山信科技段晓辉、电商袁永兵等圈内人士一致认为,山西亟须建立起一个自己的电商交流圈。
为了求变,2012年10月,山西电商俱乐部在大家的期盼下成立了,期待、责任、使命,这些沉甸甸的字眼也随之给予这个团体不小的压力。
“开始时,我们这个俱乐部只有几十个人定期聚会,今天讨论‘如何进行商品描述’,明天研究‘如何增加客流量’,后天考虑‘怎样参加大平台促销活动’等等。”袁永兵告诉记者,以前这些让自己格外头疼的问题,经过大家的群策群力,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了。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俱乐部的人马逐渐壮大了,目前已有300多位本土电商加入进来。有了这样一个平台,电商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经历,分享省外先行者的心得,山西电商得以脚踏实地地走在行进的路上。
本报记者 王蕾
还是要“抠”细节
作为当下潜力最大的发展工具,电子商务的兴起就像一阵力度够强的东风,推着很多行业大船向各自的蓝图天地驶去。而对于大部分行业市场来说,重新审视市场定位以后,电商也成为其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行业市场都有其对称的链条,比如零售市场,如果链条上必须存在10个环节,那么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缺的,多一个不行,少了谁也都玩不转。然而,如今的现状却是,大家一股脑都扎堆在电商环节上拔不出来,那么这个环节的竞争有多激烈就可想而知了。
笔者认为,在电商平台谈经营,不该过度关注所谓模式或体现形式,而要更多考虑推广、营销、优惠、服务等各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是市场经济下亘古不变的道理。前期推广要不要借助返利网站?产品营销如何能打好软、硬广告?从始至终的服务如何能让消费者舒心?什么力度的优惠能够达到经营平衡?这些,都应是想要“转型”的电商们应该好好思考的。
毕竟,工具永远是工具,模式也只是一种形式,真正的本质还是在于细节所体现的核心竞争力。电商是个好工具,只有用的人有缜密、细致的好思想,方才能物尽其用。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