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浑源县春润农业示范观光园区内的全玻璃智能温室。 任雪峰 摄
“五市五同”起宏图,平城大地谱新篇。
5月21日上午,大同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一幅宏大的卷轴从此拉开,清晰的大同发展蓝图跃然纸上——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争先进位、负重赶超为总要求,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保重点、保增长、保民生、保续建、保安全,大力实施名城复兴、百企强市、百园立农、百校兴教、城镇提质、城乡安居、收入倍增、生态建设、城乡清洁、平安创建等十大工程,实现“五市五同”的发展蓝图。
负重赶超,
高点起步,统筹兼顾建“五市”
实施名城复兴工程,建设魅力城市。在唱响“双城记”、传承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大同市始终坚持合理开发与永续利用相结合、传统风貌保护与有机更新相结合、完善功能与增强活力相结合。在新区建设中,又瞄准集约、智能、低碳、绿色的现代模式,高规格续建太阳宫、博物馆等,高标准完善城市路网,加快建设住宅和商业配套设施,完善功能,积聚人气。同时,大力建设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工业遗址创意产业园,完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等。
实施百企强市工程,建设经济强市。大同市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加快煤销、山煤、中煤等企业矿井的复工建设步伐,推进同煤塔山、国电火电项目建设,发展煤机制造、煤化工等产业,推进装备制造、医药化工等产业发展;以园区为载体、企业为主体,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采取托建托管模式,进行开发建设;支持同煤集团冲刺世界500强,建立五个梯队企业发展方阵,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创业难、落地难、融资难问题;每个县(区)重点支持发展100户企业,研究好、争取好、叠加好、运用好综改试验、扩权强县、扶贫攻坚等政策,实现县域经济三年翻番。
实施百园立农工程,建设农业大市。今年年初,以“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主攻方向的百园立农工程已在大同市全面铺开,规划建设七大类100个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包括阳高万亩标准园等设施农业园区,新荣森康等标准化养殖园区等,并以此带动发展1000个家庭农场。从大同市农委的第一轮考核结果看,百园立农工程开局良好,亮点纷呈。
实施百校兴教工程,建设教育强市。大同市不断深化办学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推行联盟校、集团化办学,推行学校去行政化、校长职业化、教师交流制。不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置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严格小升初入学免试、就近、划片、分配制度,实行初中入学,全市同一天电脑统一编班制度等,完成大同一中初中部等7所学校续建工程等。
实施城镇提质工程,建设宜居城市。大同市加快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大县城为重点、重点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以此提升市域城镇化质量。在这一进程中,涌现出很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自觉将自身发展规划与地域城镇化联系在一起。作为大同当地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地产公司,凯德世家目前已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发展,并可让多行业借鉴的城镇化推进模式。
以人为本,
改善民生,协调发展创“五同”
实施城乡安居工程,建设康居大同。在住房保障管理年,一方面,加快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1.99万套,续建8.06万套,竣工5.23万套,严格落实保障性住房管理和廉政风险防控6+1制度,继续实行土地计划单列,做到应保尽保;另一方面,抓好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开展农村住房抗震改建试点,完成左云、阳高等5县4000户改建任务。
实施收入倍增工程,建设幸福大同。在扩大就业规模方面,拓宽城镇就业渠道,建好市、县、乡、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建立职工工资标准正常增长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鼓励农民创业、置业、投资、理财,增加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调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等。
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建设绿色大同。大同市以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为契机,不断加强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领域节能工作,加快推进供热分户计量、按量收费工作,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巩固出租车油改气成果,推广应用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产品;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强化污染减排综合性措施,实施断面水质生态考核补偿机制,完成御河、十里河等河流治理,推进和探索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完成御东新区公共活动走廊、御河两岸景观、城墙周边等园林绿化建设等。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设美丽大同。从3月28日开始,大同市开始大力推进以城市“五治五进”、农村“四堆五净”为重点,以推行城市环卫管理精细化、农村环卫保洁常态化、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环境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城乡清洁工程。这一场改变生活习惯、改善生活环境的革命,力度大,覆盖面广,效果明显。
实施平安创建工程,建设平安大同。有着“煤都”之称的大同对于安全问题慎之又慎,不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切实加强煤矿、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县(区)、重要节点的隐患排查整治。
对标一流,
稳中求进,凝心共筑“转型路”
转型综改为统领。转型综改试验是大同市推进十大工程,实现大同发展规划的统领和保障。在这一机遇和保障面前,大同人以开放包容、崇实尚新的大同精神和敢为人先、先行善试的英雄胆识,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开拓创新、宽容失败,设定目标值,绘好路线图,明确时间表,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跨越的路子。
项目推进为抓手。大同市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市县(区)两级四大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市直部门对口支持重点企业制度等制度,重点抓好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园等十大在建标杆项目和大张客运专线等十大前期标杆项目,六位一体,统筹推进。
项目化管理为手段。为全力推进十大工程,该市制定市、县(区)、乡(镇)三级“一事一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推进机制,对标一流定目标,一事一表做计划,按月调度抓落实,活力曲线抓考核,严格推行项目化管理。
机遇面前,大同人依规划而建设,凭信念而努力,朝梦想而奋斗。如此,“五市五同”的宽阔道路上,大同人步伐豪迈!
本报记者 杨晓明 实习记者 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