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送礼金、红包行为,腐蚀干部,败坏党风。2014年12月29日至2015年3月10日,我省对违规收送礼金、红包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的对象是:全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各国有(含国有控股)企业、金融机构的党员、干部。
违规收送礼金、红包主要是指:在公务或与公务有联系的活动中收送礼金、红包行为;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收送礼金、红包行为;行业服务及管理中收送礼金、红包行为;带有公款性质的收送礼金、红包行为;接受管理服务对象赠送的礼金、红包行为。具体包括:违规收送年货节礼、购物卡、充值卡、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利用物流快递、以礼品册和提货券代替实物商品、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通过电子礼品预付卡等隐匿手段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行为。
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专项整治违规收送礼金、红包问题作为学习讨论落实活动的重要内容,抓出成效。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作出承诺,切实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发挥好示范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整治收送礼金、红包情况,作为今年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每名班子成员要认真对照检查。
同时,各有关部门要通过持续巡查、重点抽查、专项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化专项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12388”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作用,支持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监督,特别是要把各地各部门“一把手”作为重点监督对象盯紧盯牢。对违纪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做到违纪必究、执纪必严。
此外,各地各部门要对顶风违纪、问题严重的典型问题,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充分发挥警示作用。各级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对问题突出的地区或部门,要追究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的责任。
又讯元旦期间,为督促全省党员干部务实节俭文明廉洁过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一批纪检监察干部放弃假日休息,通过多种方式明察暗访,认真检查违规收送礼金红包、用公款购买赠送年货节礼、用公款搞联谊宴请、部门之间走访送礼等突出问题。
责编 李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