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这里曾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古老的晋祠积淀了厚重文化,屹立的双塔广览了龙城全貌。3月30日,万科紫郡品牌馆举办的大型城市文化活动“文化龙城,美丽太原”中,山西新闻网栏目《三晋大家谈》将邀请山西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姚国瑾老师与您一同追溯太原历史,共话龙城古今。
渊源淳厚之文化,悠悠绵长之风韵,千年文明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基奠从晋祠开始;双塔永祚寺是太原一重要历史文化标志,里面保存着书法经典《宝贤堂集古法帖》;在思想、书法、医学等诸多方面有着高深造诣的傅山先生曾对《宝贤堂集古法帖》进行过修补。
然而,您是否知道为何晋祠被誉为是三晋文化的根脉? 太原城的历史又有着怎样的演变过程?双塔寺中《宝贤堂集古法帖》有怎样的历史背景?傅山的思想变化又如何体现于他的书法当中?这些疑问,姚国瑾老师将在访谈中为您一一解答。
姚国瑾,字玉衡、伯瑜,号箪庐、槛上人、南沙居士等。中国书协学术委员,山西书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山西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担任第二、四、五届书法“兰亭奖”评委,第九、十一届全国书法展评委,第八、十届全国书法学术研讨会评委。
“书法造诣极深,擅长各种书体”是外界对姚国瑾老师的评价,近些年他在研究篆书、金文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将汉字的文化内涵在书法的点画、间架、构造中做到完美的融合。他的行书含蓄,收放自如有节,似在向观者讲述字与书的相容相契;草书奔放,笔触清丽典雅,像要把观者带向碧水蓝天、鸟语花香的乡野林间;篆书温文尔雅,古拙而不失灵动,像在回溯远古,遥祝文字的出世、书法的诞生……
姚国瑾书法展现场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书法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离不开娴熟、精进的书法技法。所以,姚国瑾一直把“文化的积累”以及“技法运用”作为衡量合格书法家的第一要素。他曾与三百多年前的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傅山跨越时空对话,不仅使自身学识、书法功力大增,而且随着《傅山<天泉舞柏图>赠与人考》等十几篇有关傅山研究文章的问世,他成为傅山思想与书法研究的专家,受到业内人士的瞩目。
3月30日,“文化龙城,美丽太原”活动将同步展出姚老师的作品,届时,我们邀您一同参观、欣赏。此外,以三晋文化底蕴为框架,以展现文学风采为主旨的《三晋大家谈》栏目,在活动期间,每周都会在长风街万科紫郡现场将举办“一墨一城”文化专访,与您共话龙城。
责编 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