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文化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1/12/14 11:47:24

    目前,发端于央视“百家讲坛”的解读《经典》似乎有所“降温”,取而代之的《焦裕禄》、《红旗渠》,甚至如何识别“紫砂壶”等等,“大家”们也在诲人不倦的坛讲。
    然而,听众对《经典》们的空前热忱却丝毫没有“降温”。人们在探讨《经典》之余,也在探讨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特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前,需要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不妨稍作区分。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使用时千万不宜混为一谈。
    “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特质呢?有国学大师们作了总结。不妨罗列以示:其一,历史悠久。怎么个悠久法呢?因为自夏、商、周三代的夏朝算起,有4000多年,所以号称5000年的历史文明。其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不间断的同时也是在较少变化的传统社会形态框架内生存的文化系统。诚如梁漱溟老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百年前的中国社会,如一般所公认是沿着秦汉以来两千年未曾大变过的。”其三,中国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形态。诸如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华夏文化和众多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文化,是呈多元互补之势。其四,中国文化是富有包容性的文化,他的同化功能是非常强悍的。其五,中国的传统社会主要是农耕社会,所以其文化精神的表现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主流。其六,中国传统社会属于宗法社会的性质。以家族为本位,家国一体是传统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重要特征。其七,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上流意识形态,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家庭网络主要靠儒家学说编织而成。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八,中国人的自然观、对自然的态度,是主张“天人合一”的,遵奉“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其九,中国传统社会有最完整的文官制度,这在世界文明史上绝无仅有。其十,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宗教信仰问题,总的说中国人对宗教的态度比较马虎。其十一,中国传统社会有发达的民间社会,朝野、官府和民间界限分明。其十二,中国传统社会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风格的艺术与文章。
    如果说到文化传统,就是另外的概念了。
    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有的文化现象只不过是一时的时尚,它不能传之久远,当然不可能成为传统。文化传统当然存在于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之中,但它更多的是指这些文化现象所隐含的规则、理念、秩序和所包含的信仰。
    对于文化传统来说,信仰的因素非常重要。因为传统之所以称为传统,往往由于这些传统中有一种神圣的感动,即传统所具有的某种权威性和神圣性。
    然而,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在连接和传衍中它会发生变异,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而且需要对异质文化的吸收融合。
    今天,国人在探讨重建我们的文化传统,窃以为创新和想象力非常重要。没有缘于传统的创新,重建传统不过是一句空话。但比这一切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执政集团、国学大家、大师以及文化从业人员,要有重建传统的愿望,要对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有一份深深的敬意和脉脉的温情。  辛文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