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书店·阅读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2/2 16:22:24
正月初六,我在家里看完贾平凹长篇小说《高兴》的最后一页,走出家门,想去几家书店溜达溜达,一是调节一下心情,二是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书上市。我分别去了新华书店、作家书屋、东达书屋。留给我的印象是看书的人并不多,可以用寥若晨星来形容。作家书屋的老板和我比较熟悉,他说今年也不知道是啥原因没有人来光顾。在以往,他初六门一打开,就有很多人来选购书。可是今年门都开了一上午,还没有一个顾客上门。他用手指了一下书架上放满的书说:“去年这会购书的人很多,所以今年我早早地就进了很多新书,可是你看看就没有人来买。”
这让我联想到市读书馆。去年冬里,我在市读书馆办了张读书卡。也不知道是啥原因,我每次去还书,偌大的一个读书馆,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借书。那个女管理员坐着没有事,只好在织毛衣。在市读书馆的二楼是阅览室。阅览室里有好多报纸和杂志,也是看不到前来阅读的人。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我还在我们村教学,市里的阅览室,我几乎每个星期天去一次,可是那会的景况就不一样,无论是下雨天还是下雪日,阅览室里坐满了人。你就是选好一本好杂志找个座位也很难。我有时只能是站着看书,稍等会儿看别的人走后,腾出个位子再认真的阅读。当然今非昔比,过去人们读书只能通过纸质来看阅,现在读书的渠道已经是多元化。不过我通过近年来的国民阅读状况来看,很是担忧。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从世界各国阅读状况来看,都已进入一个“阅读热”的时代。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最近一项调查发现,虽然现代通讯传播技术突飞猛进,电脑、手机、互联网已经快速普及到英国的千家万户,但过去20年里,英国人每天读书时间仍然在不断增长,每天平均读书时间从3分钟增加到7分钟。今天的英国人在出行时,虽然包里多了不少时尚新产品,但很多人的包里依然还会装着一本书。挤时间阅读。最近,法国公布了两项调查结果,一是法国去年人均读书11本,二是法国有三分之二的读者年龄在35岁以下。这说明尽管进入网络时代,法国人特别是法国的青少年仍然爱好读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一项调查,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平均每人的读书量高居世界各国之首。
我从一本书上得到一条信息,不过这条信息有点陈旧,可是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一些问题。据2009年12月“全民读书月期间”公布的全民国民阅读与购书倾向调查显示,差不多有一半的中国人不怎么读书,保持读书习惯的人只有5%左右。据两年一度的这项调查发现,我国的国民读书率正在走低。而越来越多的人注重消遣和娱乐性,忽视知识的学习。目前由于知识、观念和管理等方面的滞后,网络的应用经常出现放任自流、引导不力的现象,如果我们不加以引导,将会形成重上网、轻读书的习惯,这样对于一个文明古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世界。”看来提高全民读书率已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务之急。赵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