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文化

提升文化奖项公信力

来源: 作者:王俊菲 发布时间:2012/2/13 11:20:06

    时下,我国各级各类文化奖项林林总总。仅在国家级层面,就包括有政府奖、协会奖、以名人命名的奖、以企业家命名的奖等多个类别,加起来不下几十个,然而,竟然有这么多的社会公众对其公信力提出置疑,这说来不能不令人遗憾。
    文化奖项公信力欠缺的原因固然多种多样,但最为主要的,还是由于这些奖项的评选离社会大众太远。
    虽然说,文化奖项评选有其专业水准,需要专业人士付诸努力才能取得预期成效,但这并不等于其就可沦为“少数人的游戏”。毕竟,文化作品来源于现实,往往,越是优秀的文化作品,越植根于人民大众,对于其质量优劣,人民大众最有发言权。忽视群众的评判能力与参与热情,最终只会使文化奖项成为空中楼阁,丧失其应有的公信力,由此不仅可能造成遗珠之憾,而且,还直接破坏着公众的欣赏胃口,影响到一些文化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诚若此,势必背离了文化奖项的设立初衷,不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源泉的涵养,不利于精品力作的大量涌现。
    当前形势下,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文化建设,不只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需求,还要实现文化输出,“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2011年10月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提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前不久,《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作为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度“一号文件”也已正式下发。文化输出已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渐付诸实际。文化输出当然应输出真正能代表中国水平的作品,那么,作为诸种文化奖项特别是国家知名大奖的组织者,是不是有必要认真反省一下——自己评选出的那些获奖之作,究竟能否代表中国水平?
    努力打造我国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大奖,藉之为社会、为世界奉献更多文化精品,现实所需、众望所归。为此,有人建议,我国在坚持自己的文化传承、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的基础上,不妨向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奖等国际奖项的评选学习,争取也能在我国诞生一个与之分庭抗礼的文化大奖。此愿甚好,其建议不乏可取之处,但我想,让现有文化奖项与社会公众牵手,集群众智慧办好文化奖项,应为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