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文化

高平市人民剧团传承精华 融入时代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2/17 10:34:01

    高平市人民剧团,常年活跃在太行山区的一个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县级剧团。进入新世纪以来,该团从困局中起步,靠创新开路,不断摸索总结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建团模式,在戏曲极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硬是靠着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改革的团队精神,把剧团经营得红红火火。

    2000年,高平人民剧团的老团长离任,在民主选举中,陈素琴脱颖而出,成为新团长。10年时间,他们移植大戏11台,自己创作新戏5台,做到了年年都有新剧演,两年一台新剧目,同时还坚持每年下乡演出400多场。先后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映山红”民间戏剧节12项大奖、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山西省“二度杏奖”以及晋城市的多个奖项,并被授予市级“先进集体”“红旗单位”的奖项。
     2011年,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的90华诞,高平人民剧团特邀国家一级编剧、导演、舞美、音乐等创作团队倾情打造一部以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申纪兰为原型的大型现代戏《西沟女儿》。
    《西沟女儿》拮取了申纪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几段真实故事,以生动、简洁的舞台语言,艺术地再现了申纪兰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经久不变的劳动本色;生动地讲述了她对党、对群众、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坚持改革不断创新的时代精神;形象地呈现了申纪兰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媳以及她和乡亲们朝夕相处、甘苦同在的无疆大爱;形象地展示了申纪兰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的心路历程。
    该剧被文化部选为纪念建党90周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展演剧目之一,去年7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演出,赢得了观众、专家和领导的一致好评,特别是陈素琴饰演的申纪兰形象引起各界强烈反响。观看该剧后,中宣部部长申维辰鼓励剧团要“精益求精,演遍全国”,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认为“《西沟女儿》是纪兰精神的赞歌,在创作演出现代戏方面,给全国的剧团做出了榜样。”
    从北京赞誉归来后,2011年8月3日至4日,《西沟女儿》又在省城汇报演出后。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胡苏平、副省长张平等领导观看该剧后,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素琴认为,在艺术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是高平人民剧团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正是满足观众——我们的‘上帝’在艺术欣赏上求新好奇的需求,多年来,我们都不遗余力地在上党梆子艺术上不断地标新立异,刻意创新。陈素琴介绍说,他们总结的“旧戏新排、新戏旧排、文戏武排、武戏文排”的“排戏十六字经”成为他们的艺术表演长盛不衰的  “秘笈”。正是这样孜孜不倦地探索与创新,高平人民剧团的艺术之树才长青,演出也因此获得了观众的喜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陈素琴和她的高平人民剧团既继承了上党梆子数百年历史的真传精华,又为之注入了时代发展的新鲜血液。在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戏曲艺术的传承保护受到高度重视的今天,高平市人民剧团将拥有更加宽阔的舞台,走出山西,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