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选书师”的职业期待
来源:
作者:李青
发布时间:2012/3/22 12:07:29
近日,一则“沪上书局惊现选书师”的新闻报道指出,目前上海的实体书店中出现第一位职业“选书师”,他会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以最快的速度推荐读物,还能为读者一对一地制定完美的阅读计划。
当前,受网络售书模式的强烈冲击,实体书店经营举步维艰,要想更好地求得生存就必须另辟蹊径走差异化竞争之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向读者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面对茫茫书海,实体书店的经营者通过在店内设置专业选书师,针对读者的阅读需求给予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服务,这样也有利于为实体书店培育稳固的顾客资源,助益实体书店逐渐摆脱困局,可谓两全其美。
不止上海那家实体书店,其实,各地许多书店的经营者都已意识到为读者选书、读书给予帮助的重要性。尽管没有明确提出职业“选书师”概念,可其中不少书店也试图针对不同顾客读者的阅读口味,提供“个性化”、“高端”的图书阅读推荐服务。这些书店通常要求“准选书师”们每天粗读很多本图书,对书店内的每一类书做到心中有数,对书坛动向、社会上的阅读风潮有所掌握,据此来为读者指点迷津。成都某图书零售连锁机构的负责人就曾向媒体记者举例介绍,“比如,你想要阅读一些青春文学作品,但对哪些青春文学作品比较受欢迎不清楚,我们可以推荐。”
客观来讲,“选书师”角色及其职业努力方向的出现,顺应形势发展、符合现实需求,确属好事。可笔者依然不免担心,担心这一职业的努力流于“迎合”与“浅薄”。
由上述成都那家图书零售连锁机构负责人的介绍不难看出,他们提供的阅读指导服务,较少着眼于图书“值不值得读”,而更多地是看重它“受不受欢迎”。事实上,当前阅读形势下,一本书“值不值得读”与“受不受欢迎”并非全然划等号。与此同时,由于实体书店推出“选书师”及相关阅读指导服务举措,初衷在于促使书店本身赢利,这就未免会使得一些书店的专门阅读指导者在工作中过分投读者之所好,帮读者所开列的书单、制定的阅读计划,惟求读者满意,而相应地对其科学性、有效性有所忽视,其结果,很可能使得读者虽然读得津津有味,但最终从中获益不多甚或适得其反。
事实上,真正的选书师不只是他们自己博览群书,对读书有着真知灼见,而且,还应秉持独立精神,为读者提供深入细致的阅读指导。他们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察颜观色,充当图书导购、社会阅读风潮“传声筒”的角色,不仅仅限于开列时髦书单、制定貌似完美的读书计划,更重要的,他们要真正掌握为读者“号脉”的本领,在考虑读者阅读喜好的同时还须善于引导,通过自身努力,促使更多读者摆脱阅读的盲目与盲从,转到有意义阅读的轨道上来,识得书中真滋味。
做个称职的选书师不容易、不简单。做好这一职业,需要对图书、读书的了解掌握,需要在谋求书店的经济利益与探寻读书指导的社会价值之间找准平衡,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良心活儿。这是我的理解,也算是一种期待。周慧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