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文化

中电二所:在与高手过招中长本事

来源: 作者:姜舒婷 发布时间:2012/4/1 10:29:29

    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的高德平处长,跟随省科技厅参加了在长春举行的中俄电子科技交流展览。
    然而正是这次无心的参与之旅,却彻底改变了高德平对电子专用设备市场的看法。
    “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产业是一切电子产业的基础,二所当时在国内市场表现一般,与国际市场更是毫无交集,在那次交流展览上,我们看到了很多行业内最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也有我们很多年都攻关不下来的项目成果,触动很大。”高德平感慨地说,“二所的发展必须实施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必须走出去和高手过招。”
    为此,二所积极参加有关科技交流活动,收集国外相关信息,主动与国外企业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努力,2005年二所成功地与瑞士IMMARK AG公司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申报了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计划项目“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及设备”,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该项目的研制与开发,成功地研制出高压静电分选机设备和涡电流分选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填补我国在电子废弃物处理领域的产品空白。
    二所积极探索在重点项目领域有新的突破。截至目前,共实施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及重大项目6项,“双引”项目2项,政府间合作项目2项,山西省国际合作项目6项、太原市国际合作项目5项,国家外专局智力引进项目2项。
    在国际合作的带动之下,二所研发产品能力快速提高,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有40%-50%来源于国际合作,每年通过国际合作形成技术和产品的专利达18项以上。
    “作为我国在国际上处于弱势行业的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企业,我们长期以来在国际上都处于产业链的下方,在关键技术上难以有所突破。”高德平深知,即使广开国际合作的大门,如果难以在关键技术领域形成有力竞争,依然会被市场所抛弃。
    二所积极开展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电子设备微组装和碳化硅领域有了新的突破。目前二所研发的产品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和整机制造中,在国内外具有良好的信誉,也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
    “目前,二所在微组装和碳化硅领域已经成功实现了出口,成功步入国内该行业的第一梯队企业,并逐步替代了国外产品,成为该产品国际市场上的有力竞争者。”高德平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王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