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文化

“踏青”诗话

来源: 作者:姜舒婷 发布时间:2012/4/25 10:38:24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天来了,和风徐徐、春意融融,人们结伴踏青,寻找着绿意,呼唤着蠕蠕的春光,自然是乐而忘返,宠辱皆忘。
    春游在古代称为“踏青”。据《晋书》记载,每年春天,人们都要结伴而行,到郊外游赏春景,感受春意。“北国三月沐春风,香车纷然乐踏青。游人谁顾杨柳绿,竞看佳丽映桃红。”这是北朝时的一首踏青诗。“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代诗人杨巨源的这首《东城早春》诗写出了当时人们呼朋引伴春游赏花的热闹场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杜甫笔下长安城外踏青的盛景。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白居易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绘出了一幅幅早春踏青图。
    宋代,踏青春游愈加盛行。诗人陆游踏青归来,乘兴写下了《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春。”短短四句诗便把春天到郊外踏青的美丽景色写得淋漓尽致,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吴惟信《苏真堤清明即事》诗则描绘了一幅因恋春而流连忘返,以至日暮而归的春游画卷:“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诗文情并茂,脍炙人口,写出了人们踏青时的喜悦心情。
    明代,踏青已基本成为一种“定制”。明代“四杰”之一杨基《上已看花次韵》诗中写道:“东湖春畔柳丝长,满苑飞花乱夕阳。何处袚出女儿散,来过流水郁金香。”诗短情长,短短四句,踏青场面跃然纸上。
    清代,踏青更是成为一种大众活动。“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与朋友踏青,看到花红柳绿、蝶飞燕舞,随口吟出一首《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萌萌,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春风吹落枝头露,春雨湿透春海棠……”全文56句,嵌入67个“春”字,自然流畅,回味无穷。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时节,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桃花盛开,流水潺潺,鸟蝶纷飞。白居易有《春游》诗曰:“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在令人陶醉的春日,让我们纵情山水、放身自然,去感受春天的美好,感悟生命的真谛吧!张雨